
最近,又有一組數字令不少新加坡人抓狂。
馬票?多多?通貨膨脹率?股票價格?都不是,而是車資卡的剩餘儲值。
原因是陸路交通管理局在1月9日宣布,從今年6月1日起,成人易通卡(EZ-Link)將過渡到包括車資卡和手機應用的新易通(SimplyGo)系統,屆時,易通卡和NETS萬捷通卡(Flashpay)都不能再使用來支付公共運輸車資。
也就是說,還沒提升車資卡的人,只剩下少過半年的時間了。
消息一經媒體報道,新易通的手機應用下載量和使用量暴增,導致系統不堪負荷,影響了部分功能。
既給大家下了「提升」的最後通牒,系統偏偏又不給力,即使當局已經糾正問題並為此道歉,人們仍是一肚子火,可想而知。
但新易通讓最多人冒火的還不是這個,而是一個提了一段時間,卻沒有解決的問題:
有別於易通卡和萬捷通卡,乘客使用新易通卡乘搭公共運輸時,無法從閱卡器直接查看車資或卡內儲值,只能通過手機應用查看。

使用新易通搭乘公共運輸時,閱卡器不會顯示剩餘儲值。(海峽時報)
新易通推出了好幾年,用戶無法在下車時看到車資或儲值的問題相信已有不少人反饋,一名公眾去年9月底也曾投函《海峽時報》申訴。
陸交局在10月10日刊登的回覆中指出,新易通的好處在於:
允許乘客通過手機應用遠程添值
保存出行記錄
如果車資卡遺失或失竊,用戶還可以加以封鎖,避免它遭濫用。
但要提供這些便利,新易通系統就必須在後端處理交易,而不像舊有系統一樣在地鐵閘門和巴士車上的閱讀器進行交易。
這也是新易通用戶無法在上下車時看到車資和剩餘儲值的原因。

(截圖)
陸交局的回覆雖然有理,只可惜這些好處對一般用戶來說還真是看不見。
尤其封鎖車資卡的功能,更是要「失去了才懂得珍惜」,沒有丟失車資卡的人恐怕難以感受其好處。
反倒是無法在上下車時一眼查看車資和儲值,從而立即得知自己是否繳付了過多車資,或需不需要為車資卡添值,促使許多人到網上大吐苦水,表示當局此舉無異於開倒車。
當局雖然建議乘客允許手機應用推送通知(push notifications)以即時查看車資,但不滿的公眾已經認為安裝手機應用多此一舉,更遑論允許推送通知。
無法在地鐵閘門和巴士閱卡器上顯示車資和儲值的問題,如果在技術上能輕易解決,當局應該早已動手處理了吧?
讓這個「缺陷」一直存在,相信不是當局不作為,而是認為新系統始終利多於弊。試問,誰會願意無端端成為眾矢之的?

使用新易通的成年乘客,今年1月初才達到三分之二。(海峽時報)
翻看關於新易通的媒體報道,這項服務雖然2019年推出,到了2023年7月仍只有五成多成年乘客使用,今年1月初才增加到三分之二。
讓大家更確切感受到新系統的好處,或許比設下硬性截止日期更有效提高新易通的使用率。
更值得一提的是,新易通系統會不勝負荷而拋錨,顯示了新加坡人即使在看不到好處、習以為常的功能遭「剝奪」的情況下,還是儘量配合,試著去適應改變,而不是質疑這項舉措的用意。
只為技術問題煩惱,而不必懷疑對方意圖,也算是一種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