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居住的瞎玩友友們,
你們知道新加坡信約的內容嗎?
每到慶典,節慶,甚至新加坡的學校,
大家都會背起來的信約:

【新加坡信約】
我們是新加坡公民,
誓願不分種族、言語、宗教,團結一致,
建設公正平等的民主社會,
並為實現國家之幸福,
繁榮與進步,共同努力。
多元種族文化,就是新加坡特有的文化啊~
因為多元種族也促成多種宗教信仰的供奉,
新加坡擁有眾多充滿異國風情、
不拘一格、保存完好的地標建築。
我們今天一起去受一趟眼睛&心靈洗禮吧!

A- 本地風格建築
直接受到印度或中國本土建築風格影響的寺廟,
可以追溯新加坡的根源

Sri Mariamman Temple
馬里安曼興都廟
244 South Bridge Road, Singapore 058793.
牛車水 (Chinatown) 地鐵站附近


馬里安曼興都廟 這座標誌性寺廟-德拉威風格
外牆上華麗的六層印度廟塔 gopuram(廟塔入口)採用德拉維達建築風格建造,並且飾有興都教神佛、神話生物以及英屬印度時期的印度士兵。在主祈禱大廳後有數間小室,設有供奉不同神佛的神龕。

作為新加坡最古老的興都廟,馬里安曼興都廟 一直是興都教先鋒群落的焦點,並且信奉以治癒疫病的能力著稱的瑪麗曼女神。


Sree Ramar Temple
斯雷拉馬爾興都廟
51 Changi Village Road, Singapore 509908
丹那美拉 (Tanah Merah) 地鐵站附近


斯雷拉馬爾廟 -德拉威風格
儘管建築風格類似於馬里安曼興都廟,斯雷拉馬爾廟也具有自己的特質;除了羅摩等興都教神佛的雕像外,這裡還有著佛陀和觀音的雕像,體現出新加坡的多宗教特色。



Thian Hock Keng Temple
天福宮
158 Telok Ayer Street, Singapore 068613.
直落亞逸 (Telok Ayer) 地鐵站附近


天福宮 - 中式風格
是新加坡最古老的華人寺廟,專門供奉女海神媽祖。早期的華人移民有感於媽祖保佑他們順利通過了困難重重的南中國海,於是到天福宮酬謝神恩。

寺廟採用獨特的福建建築風格,其特色在於細緻的龍和神佛雕像,以及屋脊上色彩繽紛的碎瓷片。趣味小常識:這個建築傑作在建造時從未用到一個釘子,現已被列為國家古蹟。


Buddha Tooth Relic Temple
新加坡佛牙寺龍華院
288 South Bridge Road, Singapore 058840.
牛車水地 (Chinatown) 鐵站附近


新加坡佛牙寺龍華院 -中式風格

這座佛教寺廟 於 2007 年建成,洋溢著迷人的懷舊魅力。建築嚴格按照華北廟宇風格建造,並配以唐朝細節設計,是經過反覆推敲的成果。這座寺廟的方丈對於寺廟建築的要求極為嚴格:他確保寺廟遵守傳統,以體現出新加坡的華人傳統,並向 牛車水 社區表示尊重。


B- 現代風格建築
見證新加坡
如何將古老的宗教與現代城市景觀完美融合。
這些具有歷史意義的宗教場所
憑藉引人注目的現代設計贏得了好評和獎項。

Assyafaah Mosque
阿斯雅法回教堂
1 Admiralty Lane, Singapore 757620.
三巴旺 (Sembawang) 地鐵站附近


阿斯雅法回教堂 -現代風格

這座回教堂於 2004 年開放,其外觀並不似傳統的回教堂,而這也是其原本的意圖。不像其他以中東風格為準的本地回教堂,Forum Architects 有意避開中規中矩的圓頂、拱門和尖塔設計,從而根據回教堂的意願尋找當代新加坡人的身份認同。這樣一來,建築側重於 「平靜」、「靈性」 和 「和諧感」,而自然光線就是主要媒介。這座建築於 2008 年榮獲了芝加哥雅典娜國際建築獎。


Church of the Blessed Sacraments
聖體堂
1 Commonwealth Drive, Singapore 149603.
聯邦 (Commonwealth) 和女皇鎮 (Queenstown) 地鐵站附近


聖體堂 - 後現代風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