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居住的瞎玩友友们,
你们知道新加坡信约的内容吗?
每到庆典,节庆,甚至新加坡的学校,
大家都会背起来的信约:

【新加坡信约】
我们是新加坡公民,
誓愿不分种族、言语、宗教,团结一致,
建设公正平等的民主社会,
并为实现国家之幸福,
繁荣与进步,共同努力。
多元种族文化,就是新加坡特有的文化啊~
因为多元种族也促成多种宗教信仰的供奉,
新加坡拥有众多充满异国风情、
不拘一格、保存完好的地标建筑。
我们今天一起去受一趟眼睛&心灵洗礼吧!

A- 本地风格建筑
直接受到印度或中国本土建筑风格影响的寺庙,
可以追溯新加坡的根源

Sri Mariamman Temple
马里安曼兴都庙
244 South Bridge Road, Singapore 058793.
牛车水 (Chinatown) 地铁站附近


马里安曼兴都庙 这座标志性寺庙-德拉威风格
外墙上华丽的六层印度庙塔 gopuram(庙塔入口)采用德拉维达建筑风格建造,并且饰有兴都教神佛、神话生物以及英属印度时期的印度士兵。在主祈祷大厅后有数间小室,设有供奉不同神佛的神龛。

作为新加坡最古老的兴都庙,马里安曼兴都庙 一直是兴都教先锋群落的焦点,并且信奉以治愈疫病的能力著称的玛丽曼女神。


Sree Ramar Temple
斯雷拉马尔兴都庙
51 Changi Village Road, Singapore 509908
丹那美拉 (Tanah Merah) 地铁站附近


斯雷拉马尔庙 -德拉威风格
尽管建筑风格类似于马里安曼兴都庙,斯雷拉马尔庙也具有自己的特质;除了罗摩等兴都教神佛的雕像外,这里还有着佛陀和观音的雕像,体现出新加坡的多宗教特色。



Thian Hock Keng Temple
天福宫
158 Telok Ayer Street, Singapore 068613.
直落亚逸 (Telok Ayer) 地铁站附近


天福宫 - 中式风格
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华人寺庙,专门供奉女海神妈祖。早期的华人移民有感于妈祖保佑他们顺利通过了困难重重的南中国海,于是到天福宫酬谢神恩。

寺庙采用独特的福建建筑风格,其特色在于细致的龙和神佛雕像,以及屋脊上色彩缤纷的碎瓷片。趣味小常识:这个建筑杰作在建造时从未用到一个钉子,现已被列为国家古迹。


Buddha Tooth Relic Temple
新加坡佛牙寺龙华院
288 South Bridge Road, Singapore 058840.
牛车水地 (Chinatown) 铁站附近


新加坡佛牙寺龙华院 -中式风格

这座佛教寺庙 于 2007 年建成,洋溢着迷人的怀旧魅力。建筑严格按照华北庙宇风格建造,并配以唐朝细节设计,是经过反复推敲的成果。这座寺庙的方丈对于寺庙建筑的要求极为严格:他确保寺庙遵守传统,以体现出新加坡的华人传统,并向 牛车水 社区表示尊重。


B- 现代风格建筑
见证新加坡
如何将古老的宗教与现代城市景观完美融合。
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宗教场所
凭借引人注目的现代设计赢得了好评和奖项。

Assyafaah Mosque
阿斯雅法回教堂
1 Admiralty Lane, Singapore 757620.
三巴旺 (Sembawang) 地铁站附近


阿斯雅法回教堂 -现代风格

这座回教堂于 2004 年开放,其外观并不似传统的回教堂,而这也是其原本的意图。不像其他以中东风格为准的本地回教堂,Forum Architects 有意避开中规中矩的圆顶、拱门和尖塔设计,从而根据回教堂的意愿寻找当代新加坡人的身份认同。这样一来,建筑侧重于 “平静”、“灵性” 和 “和谐感”,而自然光线就是主要媒介。这座建筑于 2008 年荣获了芝加哥雅典娜国际建筑奖。


Church of the Blessed Sacraments
圣体堂
1 Commonwealth Drive, Singapore 149603.
联邦 (Commonwealth) 和女皇镇 (Queenstown) 地铁站附近


圣体堂 - 后现代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