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9日訊)女子嘗試入境新加坡,稱想尋找已逝世的男友,當移民關卡局第一應變小組成員嘗試勸解時,女子竟突然發難,張口咬傷其中一人!
上述突發情況,是兀蘭關卡第一應變小組(First Response Team)每天應對的種種意想不到的情況之一。來自小組的潔穎稽查長(27歲)和沙勒胡丁稽查長(27歲),日前接受新加坡《聯合晚報》訪問,透露站在關卡最前線上的他們所面對的挑戰。
呂潔穎告訴《聯合晚報》:「該名女子聲稱要到本地尋找已經過世的男友,我們嘗試了解更多,可是她的情緒越來越激動,我們嘗試安撫她的時候,她不知何故張口就往一名女同事的手臂咬下去。」

第一應變小組隊員都受過嚴格訓練,隨時準備處理關卡里的突發事件。
面對突如其來的狀況,第一應變小組成員必須沉著應付,呂潔穎的同事的傷勢沒有大礙,該名女子過後也被拒絕入境。
在2015年成立的第一應變小組(First Response Team),任務是在關卡或出入境處發生事故時,以最快速度的前往現場給予支援。兀蘭關卡目前共有超過百名第一應變小組成員輪班執勤。
呂潔穎和沙勒胡丁,第一應變小組成員都得先接受為期2個月的訓練,為不同的挑戰做好萬全準備。他們平時會負責通關櫃檯的工作,執勤時則是四人一組,到關卡不同處巡邏,若有人需要醫療支援、或者是關卡內發生交通意外等突發事故,他們會是第一個到場的人。
兀蘭關卡副指揮官顏光陽監察(45歲)受訪表示,因國內外安保環境日益複雜,成立小組是為了更迅速及即時處理突發事故,確保關卡運作不受影響。 」
訓練出「火眼金睛」
通過注意肢體語言,以及眼神交流,第一小組應變成員憑著「火眼金睛」找出可疑人物。
第一應變小組的工作很有挑戰性,他們已抵達現場,就必須觀察和分析四周,通過分析肢體語言和眼神交流等不同方式,嘗試找出可疑人物。
沙勒胡丁和呂潔穎前陣子一起執勤時,就注意到一名旅客提著大包小包的行李入境,對方一直避免目光接觸,他們一眼就看出端倪。
「我把他攔下來,發現他只會逗留一天,行李卻多到很可疑,我們進一步調查後發現他的護照和證件不吻合,於是便拒絕他入境。」
定期演習加強技能
定期舉行演習,第一應變小組通過不同模擬狀況加強技能。
訪問當天,呂潔穎和沙勒胡丁及兩名組員通過模擬槍手挾持的演習,示範碰上類似情況時,他們如何迅速反應及處理。
在演習中,一名槍手在通關櫃檯挾持一名公眾,要求當局提供一輛車讓他離開。第一應變小組成接到控制室通知後,立即趕往裝備室穿上約11公斤重的頭盔和防彈衣。他們觀察現場情況後兵分兩路,包抄槍手,命令他棄械投降。槍手眼見自己已被包圍,只能放下武器和人質投降。
兩人表示,他們會定期參與不同演習,保持及加強反應能力。
Post in:中國報 Johor China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