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隔兩年後,宏茂橋市鎮中心前日迎來冠病疫情以來首個流動市集,現場人潮洶湧。雖然最新的防疫措施不強制人們在戶外空間戴口罩,但大部分前來逛市集的民眾還是全程戴著口罩。
市集各處也張貼告示,要求民眾戴口罩。
宏茂橋市集承包商林自翔說,這個規定是為了安全起見。宏茂橋商聯會會長何金龍也說,雖然流動市集的地點屬於戶外空間,但顧慮到人潮擁擠會帶來一定風險,還是鼓勵民眾戴上口罩。
何金龍說:「市集內也沒有提供用餐座位,所以就跟上巴剎買菜差不多,大家來逛逛買了就走。」
根據企業發展局、建屋發展局、新加坡食品局、新加坡旅遊局和市區重建局的聯合指示,民眾在戶外可以不戴口罩,但為了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安全,當局還是鼓勵民眾戴口罩,特別是在人多的地方。
前日是市集開放的首日,傍晚時分現場已有大批民眾聚集。
民眾:市集重開感覺很興奮
住在後港的林海倫(60歲,餐飲業員工)前天特地前來重溫夜市小吃的古早味,她說:「看到市集重開,大家肯定都很興奮,畢竟這裡已經冷清了兩年。」
林海倫受訪時已經在地瓜球檔口前排隊一小時,她說:「市集的小吃都是現做現賣、新鮮出爐的,為了好吃的食物我願意排隊。」
買了魚丸、雞塊和麻糬等小吃的陸俊偉(32歲,私召車司機)也認為,市集比較容易買到便宜又好吃的小吃。
對哈查娜(Harchanna,17歲)來說,流動市集常見的「燕窩水」是從小喝到大的飲料,她在TikTok上看到市集重開的消息後就過來購買。
哈查娜在宏茂橋逛了一圈後,意猶未盡,打算到芽籠士乃的市集繼續逛。

在宏茂橋流動市集開放首日,陸俊偉(右一)帶妻兒逛市集,買了魚丸等小吃,一飽口福。(蔡家增攝)
攤販:比疫情前還熱鬧
售賣燕窩水的洪姓小販說,一整天下來的人潮算很多,甚至比疫情前還熱鬧。「疫情前這裡也沒那麼旺,今天有那麼多人,也許是因為大家都太久沒逛市集了。」
經營「Ramly Burger」漢堡包檔口的莫娜(Mona,47歲),對市集重開感到興奮。
自疫情暴發後,她和丈夫停業了超過一年半,後來才在固定攤位改賣炸香蕉維持生計。
經過兩年停業後重新經營流動市集攤位,他們打算先試試水溫,先專注賣漢堡包。莫娜說:「疫情後很多舊夥計都轉行了,估計還需要兩三天才能調到足夠的人手過來幫忙。」
市集為附近商店注入生氣
市集開放後吸引大量人潮,也為附近的商店注入一絲生氣。位於第704座的「榴槤男孩」水果店經理蘇松仁說,自從這家分店開張以來,第一次見到這一帶有這麼多人潮。
根據網上貼文,即日起到7月,本地將有七個流動市集,分布在宏茂橋、金文泰、榜鵝、淡濱尼、丹戎巴葛,以及盛港。
林自翔透露,勿洛一帶的市集將從本月15日開始舉辦。
食品局受詢時告訴《聯合早報》,截至前日已發出芽籠士乃大廈、甘榜格南和宏茂橋的臨時市集准證,同時還在處理金文泰和榜鵝區的臨時市集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