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一個華人為主的國家,新加坡可以說將中國家長式的管理髮揮到了極致,舉幾個例子:
地下人行通道往往比較窄,所以必須要各行一邊才能秩序井然,但總有人不聽話喜歡竄到對面去影響別人,怎麼辦?新加坡的做法是:派一個人就站在地下通道的中間,看到有人不靠邊走直接呵斥,時間長了,大家就養成靠邊走的習慣了;
大家在人行道上散步時可能很反感那些三五個人並排走的人,因為他們這樣基本上就擋住了整個人行道,影響後面的人通行,於是新加坡出台法規:人行道上禁止三個或以上的人並排走;
在別的國家,破壞公物可能會挨批評,在新加坡,破壞公物可能會被用藤條打屁股;
為了解決老百姓的住房問題,新加坡基本上消滅了房地產行業,絕大部分人住在政府建的組屋裡,新加坡只有極少數非常高端的商業地產,主要面對富豪階層,這種模式,全世界還沒有找到第二家,唯一比較接近的可能是朝鮮,朝鮮也沒有房地產行業,所有人都住在政府提供的住宅里。
新加坡禁止罷工。在新加坡罷工是違法的行為,在別的國家,罷工被看作是勞動者爭取權益的一種行為,但在新加坡,罷工可能更類似於老子要兒子幹活,兒子反抗不從。
我去新加坡旅遊時,當地的導遊是這麼說的:新加坡的政府感覺就像是新加坡人的家長+保姆,他們把每一件事就安排得妥妥噹噹,新加坡人也早已習慣了這種生活。
套用公知們經常用的一個詞,新加坡人屬於典型的「順民「,他們非常樂於由政府安排好他們生活中的每一個部分,我不太清楚新加坡政府是否真的禁止吃口香糖,但假設,新加坡政府說為了環境,從今天開始禁止吃口香糖,新加坡的老百姓會馬上毫不猶豫地遵從,就好比新加坡政府禁止罷工,所以新加坡基本上沒出過罷工的事件,上一次新聞里看到新加坡罷工,是一群中國來的司機因為不滿收入而罷工,結果帶頭的被判刑,其它人遣送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