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近來頻頻下雨,影響新加坡蔬菜供應,當中大辣椒有需求但缺貨,價格漲幅高達三成;受訪新加坡蔬菜販有者拿不到貨無法賣,有者拿到貨卻比平時少,大辣椒昨日上午不到兩小時就賣到斷貨。
新加坡媒體昨早走訪大巴窯1巷濕巴剎,林姓菜販(55歲)指出,除了大辣椒之外,大部分蔬菜的價格平穩。
兩三周前,他賣給顧客的大辣椒每公斤從7至8新元(約22至25令吉)漲到10至12新元(約32至38令吉),漲幅約三成。

大巴窯1巷濕巴剎中,只有一兩個菜攤還在賣大辣椒,其他七八個攤位的大辣椒已賣到斷貨,或拿不到貨源。
「我們早上6時開檔,到8時大辣椒就被一掃而空。」
據《聯合早報》報導,受訪菜販一致認同,從大馬進口的大辣椒,供應量有所減少,近期起價也較顯著。
鄧姓菜販(64歲)指出,大辣椒的批發價9元(約28令吉)一公斤,因此他每天只敢進一兩公斤的貨。
「大辣椒零售價格高,影響銷量,如果貨進太多,賣不完就會賠錢。」
此外,鄧姓菜販說,他的攤位從大馬進口的蔬菜價格普遍上漲,有者漲了三成。
「空心菜從2新元5角(約8令吉)漲到4新元(約12令吉),老黃瓜每公斤從3元(約9令吉)漲到4新元(12令吉)。」
另一名陳姓菜販指出,他從雨季開始,就無法從供應商那裡拿到大辣椒貨源,因此攤位已經多日沒有售賣大辣椒。
不過,他說,他的攤位售賣的其他蔬菜品種多,不會因此蒙受損失。
新加坡果菜出入口公會副總務陳春發受詢時說,最近大馬的蔬菜因為天氣等因素,價格上漲約50%。
「天氣影響收成,導致大馬和新加坡蔬菜價格上漲,屬於正常現象。」
他也說,新加坡大辣椒貨源不止來自大馬,越南也是另一個進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