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棍球國手投身海事業 希望尋得替代燃料方案

21歲的黃昱昕是今年由貝仕船舶集團資助的海事宣導網絡獎學金得主,她也是我國曲棍球隊的球員。圖:新加坡海事基金會
海事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且都是由男性主導?21歲的海事商科系畢業生黃昱昕,就希望打破這箇舊有的觀念。
「其實這是一個誤解,我們的科系有一半都是女生。」
黃昱昕是今年由貝仕船舶集團資助的海事宣導網絡獎學金得主。她也是我國曲棍球隊的球員。
今年畢業於新加坡理工學院的海事商科系的她在石油公司雪佛龍(Chevron)實習時,了解到脫碳的重要性,便決定在南洋大學繼續深造有關替代燃料,希望為海事業綠色變革作出貢獻。
「在石油公司實習時,我了解到脫碳的重要性,希望尋得替代燃料,為海事業綠色變革作出貢獻。」
她相信,新加坡乃全球海運的樞紐,海事業對於我國經濟相當重要,也是她想投身的行業。
她坦言,當初在報讀理工學院時,父母也曾擔心,不理解為何她想選修海事商科,但她解釋海事業其實有非常多元化的就業機會後才釋然。

立志成為女船長的20歲梁君憶獲頒本屆三方海事業獎學金計劃(Tripartite Maritime Scholarship Scheme)獎學金。 圖:新加坡海事基金會
立志要當女船長 期待第一次的航海
20歲的梁君憶今年5月獲得海事業務的高級國家工藝教育局證書,她將繼續在新加坡海事學院攻讀航海研究,接著在船上完成為期一年的實習。
梁君憶15歲時立志想成為一名船長,幼時的她與家人上遊輪度假時,總對甲板上船員是如何工作感到好奇。
之後,她有幸通過在海事業工作的阿姨,認識了有16年航海經驗的船長Saravanan,並從他身上學到了許多有關導航和甲板例程的知識。
兩人亦師亦友,雖然無法經常見面,但梁君憶會主動向他傳簡訊告知近況。在海事業工作已有30年之久的Saravanan也常常給給予她寶貴的意見。
梁君憶預計,成為船長需要十年來累計經驗和考取相關執照。
但她對於能在船上實習十分期待。
「我常聽人說,第一次航海能學到很多,是航海生涯中最難忘的經驗。」
海事業今年共頒發66份,總額270萬元的獎學金,其中海事宣導網絡獎學金的得主歷來最多,也首次包括工程相關學系的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