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副總理黃循財8月15日接受彭博社專訪,談及新加坡民生問題、中美關係、下屆總理接任三大問題。信息量巨大,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第一大問題
新加坡通脹率創13年新高!
疫情爆發、俄烏戰爭等多重因素影響下,使得新加坡各類物價持續上漲,通脹率達13年新高!

(2022年第二季度新加坡消費者價格指數高達5.9%)
房租連漲24個月,一個小時一個價

擁車證持續走高,一張鐵皮10萬新幣起

一個月電費漲了3倍多,無法生存

對此,黃循財表示,受多方因素影響,新加坡今年通貨膨脹率居高不下,通脹估計在今年第四季或接近年底達到高峰後回落,但不會放緩到過去的低水平,以後或將也會持續高通脹率。

(圖源:Facebook/黃循財)
8月16日,黃循財在個人社交平台上發文,再次針對通脹問題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他表示:政府將繼續密切監控通貨膨脹,如果情況惡化,政府也將提供更多的援助。
其實,應對居高不下的通脹,新加坡政府已推出數個配套幫助人民應對通脹,累計補貼達15億新幣。
黃循財也預測,未來新加坡的通脹率會穩定在較高的水平。
第二大問題
中美關係或走向衝突
專訪中,黃循財還提到了對中美關係,他說:在俄烏戰爭之後,中美雙邊關係變得愈加緊張。在佩洛西事件之後,緊張關係進一步升級,我們開始見到雙方所作的一系列決定,將把我們帶入越來越危險的境地。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的一個閃燃點,可以很容易觸發極大的危險。其實中美雙方領導人都很明白這可能會導致什麼後果,也確實不希望發生衝突。就如他們自己所說,沒有人蓄意開戰。但是,雙方或許會「夢遊般」陷入衝突,這是最大的問題和風險。
他也提到,如果今天出現什麼擦槍走火,事態可能更加難以收拾。對於這種可能出現的險情、意外和誤判,我們表示擔憂,希望雙方領導人能保持溝通,尤其在最高層級,並且做出明智和理性的決策,避免事態進一步惡化。
新加坡一直是最積極呼籲美中避免毀滅性衝突的亞洲國家之一,身為一個依賴貿易的都市型國家,新加坡把中國和美國都視為強大的貿易夥伴,李顯龍此前也曾表示: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想在中美之間選邊站。
黃循財說,新加坡希望創建一個框架,讓亞太區域,尤其是東南亞,和中美和所有大國休戚相關。這將促使各國的友好關係相互重疊,並希望這能提高各國之間相互依賴的程度,讓整體局勢更穩定。
第三大問題 下屆總理何時接棒?
今年4月16日,49歲的黃循財受推舉為人民行動黨(PAP)第四代首領。6月6日起,正式受委為新加坡副總理,目前已經過去好幾個月了。
關於黃循財會不會在2025年全國大選之前接棒總理一職,他本人也在專訪中給予了回應。
他說,由於下屆大選必須在2025年之前舉行,所以如果領導班子在大選之前交接,那他將會接任總理,領導人民行動黨和第四代領導班子投入選戰。但是還有另一種可能,是李顯龍總理繼續擔任總理,並在下屆大選中領軍,行動黨如果獲勝,下來再由黃循財接任總理。所以,關於接棒的具體時間還未確定。
黃循財表示,他認為目前的當務之急是開始思考如何組織團隊,探討要怎麼應對眼前的重要事項,也需要利用這段時間好好熟悉將來的職責。
早在今年4月,現任總理李顯龍就對黃循財的接任時間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說:「我期待著一旦他準備好就交給黃循財。我們已經採取了這種繼任安排,是領導層更新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