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12月26日)是聖誕節隔天的節禮日(Boxing Day),恰逢星期天,烏節路購物人潮不斷,但鄰里購物商場人潮少,大部分屬出來逛街的小家庭。
加上明年的農曆新年(2月1日)來得早,一些實體店也看準商機,開始農曆新年的促銷活動。不少受訪消費者也已開始置辦年貨。
記者昨早走訪烏節路和兀蘭長堤坊,許多實體店配合節禮日推出促銷活動,但多數規模不大。
COURTS亞洲集團營運長兼新加坡總裁王德成答覆《聯合早報》詢問時指出,今年佳節周末的銷售額超越去年,最暢銷的包括電視機、床褥,以及冰箱等大型家用電器。
王德成說,COURTS的聖誕節和節禮日促銷活動以線上線下混合方式進行,迎合不同購物喜好的顧客,也有一些顧客喜歡到實體店查問物品的詳情,並在回家後線上下單。
「隨著疫情限制放寬、新加坡人逐漸接受新常態,消費者情緒似乎正在反彈。在經歷了長時間的聚會限制後,有一些消費者渴望零售體驗。還有一些消費者更喜歡到場看產品,並與可以提供個性化服務和建議的客戶服務人員溝通。」
化妝品品牌悅詩風吟位於長堤坊的店員也透露,實體店內舉辦的聖誕促銷沒有比往年多樣化,反而網上的促銷更吸引人。
不願具名的店員指出:「今年實體店內的聖誕銷售比去年少約一兩成,可能因為大部分的公眾在疫情期間都養成上網購物的習慣。」
長堤坊一家服裝品牌分店工作三年的匿名店員則觀察,今年的聖誕實體店面銷售量比去年略高約5%到10%,但整體還是沒有預料中的好。
「自疫情暴發以來,銷售量就銳減至少一半,尤其去年外出的安全限制不斷改變,難免影響購物氣氛。今年政府逐漸放寬條例,我們預計年底和農曆新年等佳節會比去年的情況好,只是增長沒有想像中的快。」
幸運廣場一家服裝店的店員貝兒(32歲)則觀察,每逢公共假日或周末,烏節路都會出現人潮,並不覺得是因為聖誕節而有所增加。
早上11時就抵達烏節路的彭順和(51歲,銀行)因為知道今天是節禮日,因此專程前來購買台扇,還獲得30%折扣。
他說:「今天有空所以決定早點來,想避開購物人潮,所以買完了台扇就會離開了。」
不少店面和消費者也開始為農曆新年做好準備,如義安城高島屋,實體店已裝上農曆新年裝飾。他們並沒有舉行節禮日促銷,而是從即日起(12月26日)至明年1月31日舉行農曆新年相關活動。位於百利宮的美羅也擺出了許多紅色服飾以及旗袍。
許多公眾已經開始置辦年貨。李蓮華(56歲,家庭主婦)昨早到兀蘭民事服務中心內的職總超市,乘商品還沒起價前購買了三箱飲料和零食留到農曆新年。
她說:「我們沒有什麼慶祝聖誕,但農曆新年通常得早一些準備,否則食物起價,到時的人潮也多。」
楊秀麗(80歲,退休)昨早與媳婦到位於百利宮的美羅購物。她不常逛街,但有好幾年特別在節禮日出門購物。
她說:「我買了三件襯衫和一條褲子,而且明年農曆新年比往年早,所以這些剛好可以在明年農曆新年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