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自檳城的羅文斌,在新加坡開設「檳城人」蝦麵攤。
(新加坡訊)「Penang Man」(檳城人)在新加坡賣「檳城的福建面」,以個人肖像當活招牌並意外「撞臉」後,生意增加約30%。
新加坡大巴窯福建人福建面的主廚兼老闆Xavier Neo日前在社交媒體Instagram,發布一張和他招牌十分相似「撞臉」的照片,並貼文幽默稱:「這不是他失散多年的兄弟,他也沒有擴大業務。」
這個貼文引起8days.sg媒體關注,於是開始追蹤這個「Penang Man」攤位,終於在新加坡雅柏熟食中心找到「本尊」。

新加坡大巴窯福建人福建面的主廚在社交媒體上,澄清兩人的招牌雖然很相似,但沒有任何關聯。
原來這招牌上的男子是羅文斌(譯音,38歲),他於去年12月經營福建面,但售賣的是檳城的福建面,就是湯汁加上辣蝦面。
據悉,羅文斌家人在檳城家鄉經營蝦麵攤已30多年,他向母親學會了烹煮檳城福建面。他也招牌中標上母親的出生年份,傳達對母親的敬意,表明攤位售賣的是檳城獨有美食亞參叻沙和滷面。
羅文斌現在已是新加坡永久公民。

羅文斌以個人肖像當活招牌。
記者上門採訪時,指出其招牌和另一福建面的照片極為相似,甚至他們攤位名稱和髮型也很相似。
羅文斌解釋,這個造型是其侄子所設計,他不知道為何會「撞臉」,直到網民點出才發現。
「老實說,我之前沒有聽過新加坡大巴窯福建人福建面,直到網民說兩人照片非常相似,並且詢問是否有業務關聯,我才知道。」

羅文斌的招牌,和新加坡大巴窯福建人福建麵攤主意外「撞臉」。
他強調,他沒有吃過Xaiver攤主的福建面,也沒有通過社交媒體去聯繫對方。
「我侄子是給我3個設計他選擇,我選擇了招牌有我的臉的那款設計,也沒有人說我抄襲。」
對於把臉放在招牌上,羅文斌說不覺得「paishe」(尷尬意思)。他也笑說,自從以個人肖像當活招牌後,生意量激增了30%。

自更換招牌後,羅文斌的生意增加了約30%。
1月重設計招牌菜單
「檳城人」最初的招牌是中文,下面是放福建名名稱「Pin Neng Lang Prawn Noodles」。
羅文斌說,因為家人認為它很難看,所以在1月份重新設計了招牌和菜單。
「我們直接用英文名稱『Penang Man』,簡單明了。由於更清晰的菜單和品牌,生意因此增加約30%。

檳城福建蝦面和滷面,令人食指大動。
「把我的臉放在攤位上肯定,有助於吸引更多的人光臨。」
他解釋,有些人會因為對「檳城人」感到好奇,所以便會選擇他的食物。
他說,自己對餐飲業不陌生,因為家人在檳城家鄉經營蝦麵攤也有30多年,生意由兄弟掌舵。
他透露,他於2006年移居新加坡後,曾擔任裝修承包商,也從事小販助理和廚師,之後跟熟食小販學習5年後,便自己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