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男子就讀南大時發現自己患罕見骨癌得切左下顎保命,豈料過後癌細胞復發和擴散。去年得知自己僅剩半年壽命,他一手操辦自己後事,包括選靈堂地點、布置風格和遺照等,本周二不敵病魔過世。
不幸病逝的是28歲的林占淳。他的父親林羽鶴(74歲)昨早在靈堂受訪,講述他生前勇敢抗癌的點滴。
林占淳是家中老么,上有一兄一姐。父親說,2018年5月,兒子因牙痛看牙醫,照X光後發現左顎骨下方有腫瘤,確認罹患骨肉瘤(Osteosarcoma)。當時他還在南洋理工大學商學院念二年級。

熱愛運動的林占淳就算患癌期間,只要身體允許,都會爭取時間去運動。
「占淳用了一整年來治病,學業只好暫停兩年。2020年,為了完成學業,他重返校園。」
林占淳在抗癌路上取得了短暫的勝利,怎知道2020年6月複診時,他的耳朵旁邊出現異常,檢查後證實癌細胞擴散,他於是再次接受治療,2021年動了兩次手術切除癌細胞。
無奈過後病情並未好轉,他去年11月複診時,醫生給他和家人捎來噩耗。
父親說:「當時醫生告訴我們,癌細胞已擴散到腦殼,醫生指那時的占淳僅剩下3到6個月的生命。」
不過,他指兒子並沒有被這個壞消息打擊。「5年前發現患癌後,醫生就曾說過可能也就剩下5年壽命,那時早就有心裡準備,所以占淳也接受了這個事實。」
自知生命即將走到終點,林占淳決定交代好自己的後事。
父親說:「靈堂地點和布置都是他自己選的,本來他想把靈堂設在殯儀館,後來考慮到親屬帶著小孩去殯儀館不太方便,才選擇在住家樓下附近。他也選了鍾愛的球衣和球鞋入殮。」
14日凌晨,林占淳在醫院過世,結束了他的一生。林占淳的靈堂設在後港52街第697A座組屋底層,將在本周六早上10時出殯。

林羽鶴在靈堂受訪談兒子生前抗癌過程。
骨肉瘤屬罕見癌症
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研究顯示,骨肉瘤是一種罕見的癌症,全球每年每100萬人中約有3.4人罹患這類癌症,若以新加坡人口估算,每年約有15至20新加坡人確診骨肉瘤。
伊莉莎白諾維娜醫院骨科矯形高級顧問醫生李浩洲受訪時說,這類骨癌患者大多是骨頭還在成長的人,他們大多是10幾歲的青少年,或是20多歲的青年。
他也指出,若是在10幾歲的孩子患病,一般不易察覺。「他們可能會以為只是骨頭痛,不一定會發現身體有異。」
目前,沒有任何有效的方法能夠預防骨肉瘤。

林占淳生前交代好家人如何布置自己的靈堂。
死者願分享抗癌歷程
鼓勵癌友積極抗癌
死者遺願是與大家分享自己抗癌歷程,鼓勵癌症病患積極抗癌。
父親說,無論是生活上或抗癌路上,兒子都有一股頑強的意志力。
「患病前他原本想要去加拿大參加交換計劃,患病後只好暫時擱置。原本想到等他身體一旦好一點,他就獨自一人去。」
死者姐姐林姿華(37歲,服裝店主管)則說,弟弟非常體貼,去世前最擔心父母倆不會好好照顧身子。
「他說如果有多一兩年生命該多好,可以好好照顧我們父母。」
父親透露,因為妻子腿腳關節不好,上下樓梯不適卻一直不願意去看醫生,占淳自己腿腳不便,在得知自己自己剩半年後,還硬帶著媽媽去就診。「以後沒機會了,所以那時他趁有時間就帶她去看醫生,還要讓我們好好照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