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公共關係公司愛德曼發布了2023年全球信任度調查的結果。
該調查針對包括新加坡在內的28個國家的3萬2000名受訪者進行。其中,調查顯示,韓國民眾給僱主打分最低,只有54%的韓國人信任僱主;印度尼西亞則有高達92%的民眾信任僱主,信任指數最高。
而在新加坡,74%的人信任僱主,位於調查國家中居中。

(圖:來源自網絡)
調查顯示,74%的受訪新加坡人信任僱主,跟去年相比,下跌了一個百分點。另外,超過八成的受訪國人希望公司總裁能在員工待遇等方面,公開表明立場。
美國公共關係公司愛德曼(Edelman)針對包括新加坡在內的28個國家的3萬2000名受訪者進行的2023年全球信任度調查(Trust Barometer)顯示,韓國民眾給僱主打分最低,只有54%的韓國人信任僱主;印度尼西亞則有高達92%的民眾信任僱主,信任指數最高。
與此同時,87%的新加坡人期望他們的公司總裁在員工待遇、氣候變化和歧視等課題公開表明立場。
另外,有63%的新加坡消費者表示,會根據自己的信念和價值觀來購買或支持商品品牌。
也有近69%的受訪者表示,求職時,會考慮比較有社會影響力的企業。

(圖:來源自網絡)
也就是說,僱主的信任並不足以讓員工們滿意。
在新加坡,員工已經開始期望公司在員工待遇、氣候變化和歧視等關鍵問題上公開表明立場。
這意味著,除了向員工提供穩定的工作和合理的薪酬外,公司還需要表達出對員工權益、環境問題和社會公正的關注。

(圖:來源自網絡)
那麼,為什麼新加坡的員工
會表達這樣的需求呢?
首先,近年來,新加坡的勞動力市場已經越來越競爭激烈。
尤其是在疫情影響下,不少公司因為降低成本而採取裁員措施。這讓員工們對公司的信任度下降,更希望公司能夠關注他們的權益和待遇。
其次,氣候變化和歧視問題已經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新加坡作為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家,員工們更加關注公司是否關注和尊重他們的背景和文化。同時,氣候變化的影響也越來越明顯,員工們期望公司能夠採取行動,為環境保護出一份力。
對待員工、環境和社會公正問題的關注已經成為新加坡員工的一種期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