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身份證(左)與護照(右)。(紅螞蟻製圖)
作者 侯佩瑜
自本月29日起,我國將不再發出紙版的出生證書和死亡證書,一律改用電子版。不過,身份證和護照仍會繼續使用實體文件。
蟻粉心中是不是都有同樣的疑問:為何當局會選擇性地廢除一些官方文件的實體版本,卻又保留另一些呢?
1、新加坡的身份證和護照仍不能實現「無紙化」
移民與關卡局發言人告訴《海峽時報》,目前沒有計劃廢除實體的身份證和新加坡護照。
發言人說:「實體身份證被公共和私人機構廣泛接受並用於交易。」
另外,電子護照的國際公認度和接受度也是一個主要障礙。
發言人說,目前沒有國際倡議或標準,可以讓護照在數碼化的同時又能滿足邊境管制要求。
2、新加坡的身份證和護照有電子版嗎?
在電子政府密碼(SingPass)應用程式的主頁面,點進「顯示條碼」(Show barcode)就能顯示數碼身份證。

(截圖/SingPass官網)
本地目前約有350萬人使用SingPass應用,這幾乎代表了所有15歲及以上的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在新加坡,年滿15歲是法定登記身份證的年齡。
目前,我國還沒有推出數碼版本的護照。
3、拿著數碼身份證,就可以在國內通行無阻?
目前多達2000個線上和現場服務,公眾都可使用數碼身份證來驗證身份。
從2021年11月,所有政府機構都可使用數碼身份證來驗證身份,包括:
到建屋發展局中心領取新居鑰匙;
在綜合診療所看病;
國家圖書館借書;
體育設施登記;
領取護照等。
數碼身份證也被接納作為各種櫃檯交易的身份證明,包括在銀行開帳戶及申請貸款。
許多銀行交易也完全可以通過全國個人資料庫MyInfo,在線驗證客戶的身份。
由財政部和政府科技局共同開發的MyInfo平台,儲存著所有獲政府認證的個人信息,包括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和聯繫電話等。
當用戶需要驗明身份時,只需授權相關網站使用MyInfo里的信息,就不必重複填寫表格。目前SingPass用戶已被自動加入MyInfo信息庫。

從2021年11月1日起,公眾前往綜合診療所可使用SingPass應用的數碼身份證來驗證身份,到政府機構櫃檯辦理手續也能這麼做。(聯合早報)
不過,一些場所和服務因受法律限制或出於安全考量,仍會要求公眾使用實體身份證,例如
註冊婚姻;
辦理酒店入住手續;
登記進入武裝部隊軍營等。
好消息是,政府正在探討修改相關法律,讓數碼身份證能在上述那些情境下使用。
另外,進行刑事調查、參加全國考試(無法攜帶手機)、更換和更新身份證,以及新兵入伍時仍須用到實體身份證來驗證。
不過,紅螞蟻提議你暫時還是帶著實體身份證出門,以防有時碰上電話沒電,或一些機構非得要你出示實體身份證的情況。
紅螞蟻就記得到電信零售店簽訂配套時,被要求一定要出示實體身份證。
政府正在同私人領域接洽,鼓勵更多私人企業接受數碼身份證。若進行順利,公眾日後到電信零售店簽訂新配套或在銀行開戶頭時,也能使用這個數碼證件。

(新明日報)
4、出生證書和死亡證明會儲存在SingPass應用程式上嗎?
出生證書或死亡證明,目前只能下載PDF版,並儲存在電子設備中,無法儲存在SingPass應用程式上。
隨著電子文件的增加,政府也計劃推出一個安全的一站式電子文件儲存庫,讓國人可以獲取與自身相關的官方文件。當局希望最終能讓國人通過SingPass和LifeSG等許多國人已經下載使用的應用程式,來訪問移民局的存儲庫。
5、這些PDF證書和數碼文件的安全性如何?
電子出生證書和電子死亡證明都具有法律效力。為防止數據丟失或被盜,每份證書上將印上獨一無二的QR碼。
政府機構、金融機構和行業協會等,可掃描QR碼然後連接上移民與關卡局的系統,與當局的資料庫進行比對,來驗證證書的真偽。
LifeSG、My Legacy和移民局系統內的個人信息都會安全地儲存在政府資料庫中。
PDF出生證書,也可用來在線上開設銀行戶口。但銀行會要求申請人使用MyInfo填寫電子申請表格。MyInfo里的資料也將允許銀行核實申請人是不是孩子的父母。
目前,使用SingPass應用程式需要進行面部或指紋掃描。用戶也可以設定6位數字的密碼,才能訪問該應用程式。
6、本地還有哪些數碼文件呢?
移民局自今年3月12日起,也不再為持有短期探訪證的外國旅客蓋入境印章,而是改發電子探訪證。 當局還計劃在今年年底推出學生證和長期訪問證的數碼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