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已經嘗試將人工智慧引入心理健康診斷。通過視頻通話,心理諮詢師將使用「Opsis情緒人工智慧」軟體來幫助診斷焦慮、壓力和抑鬱等心理健康狀況,並將在未來兩年在一項針對新加坡4300多名老年人的項目中進行試點。
軟體的功能
該軟體利用人工智慧技術,通過視頻捕捉到人的反應和面部表情進行分析,從而確定一個人的精神狀態,然後它會呈現出這個人積極和消極情緒的熱圖。
據Opsis項目的執行長Andrew Ow表示,該工具可以幫助檢測心理健康問題,尤其是那些不願討論自己心理健康狀況的沉默寡言的人。「我們的目的是幫助醫護人員更有效地處理那些默默承受痛苦的人的心理健康問題。有了這個工具,我們可以幫助預防行為和心理惡化,提高生活質量。」他補充說該軟體還可以幫助提供自殺傾向的早期預警,幫助醫護人員通過遠程諮詢發現心理健康問題,以便及早解決這些問題。
為什麼重要?
隨著老齡化問題日漸嚴重,預計到2030年,每四個新加坡人中就有一個年齡超過65歲,到2050年,這一數字預計將上升到每兩個人中就有一個。目前,社會服務機構Lions Befrienders在出租公寓中為近7600名老年人提供服務,並計劃與Opsis項目合作。
這家社會服務機構表示,通過心理諮詢師向老年患者提供更準確的虛擬護理,該軟體將補充現有的心理健康篩查協議。項目的試點階段旨在讓諮詢師將軟體中獲得的數據與諮詢師自己發現狀況相匹配,以確定總體療效。如果這一試點行動取得成功,該工具可用於服務社會其他受益者,例如那些有特殊需要的人群。
同時,Covid-19 新冠病毒的影響極為深遠的,在社交隔離期間,很多社會服務暫停導致更多老年人感到孤立、焦慮和沮喪。「我們引入了虛擬諮詢,但視覺和聽覺語言線索的減少可能會使檢測情緒變得更加困難。面部情緒檢測等人工智慧的進步將幫助員工篩查心理健康問題,並使老年人能夠更早地接受更好的照顧。」如果老年人出現嚴重抑鬱症狀,該機構會將他們轉接到他們居住地附近的醫療中心進行進一步諮詢。
發展趨勢
目前,Opsis正與兩家專攻神經科學的公立醫院以及六家社會服務機構合作,幫助護理專業人員識別抑鬱、焦慮、認知能力下降、精神病、幻覺和痛苦的跡象。這些項目的目標之一是幫助自助管理和行為治療,在一段時間內使用前後指標對比來幫助跟蹤某一個人的癒合進程。
帶有注釋的數據有助於識別抑鬱、焦慮、悲傷和痛苦的跡象,並可以作為一種工具,幫助人們建立對自己情緒狀態的意識,以及人們更好地調節自己的情緒。機器學習算法利用從臨床、健康、諮詢和心理領域的注釋數據集來訓練,以極小的尺度識別情緒,從而幫助評估和跟蹤心理健康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