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來新加坡,最看不慣的場景就是很多老人在工作。開出租開巴士的、食閣端盤子的、還有街頭賣紙巾的……

所有這些工作裡面,老實說,賣紙巾的人看起來「最慘」。
他們往往衣衫襤褸,有些人還有殘疾。

有時候你在等餐、或者等巴士的時候,就有人顫顫巍巍遞上幾包紙巾。
其實,目測大部分人都不會買。
這些老人為了生存和生活,每天都要經歷無數次被拒絕。
很多來新加坡的老外都被這副景象震驚了!

圖源:quora
Quora熱議《為啥新加坡這麼多殘疾人在賣紙巾?》
你是不是曾經也有這些迷思:
這些賣紙巾的老人真的能靠這個養活自己嗎?
一天得賣多少包才夠呀?
這樣流竄在街頭賣紙巾合法嗎?
今天就來揭秘一下答案 迷思一:合法嗎?
街頭賣紙巾需要牌照
根據新加坡的「街頭小販計劃」,所有小販必須取得街頭小販牌照,才能出售核准的物品,其中包括紙巾。
這些牌照的費用是每月10新幣,相當於一年120新幣。
即使有了這個牌照,為了不對周圍居民造成不良影響,這些賣家也只能在固定的地點擺賣。
所以平時我們看到那些流動的賣紙巾的人,應該都是沒有牌照的。

並且他們為了避免被抓,所以一直在到處走動。
根據法律規定,那些被發現的非法擺賣者可能會被沒收貨物,並被罰款300至500新幣。
不過執法者,其實也有網開一面的時候,特別對於那些殘疾老人,可能還是以勸告為主。
有時候這種「勸告」,都會被網民指責沒有同情心。

圖源:Facebook
曾經,有老人和體障人士在勞明達地鐵站賣紙巾討生活,網傳被惹蘭勿剎民眾俱樂部職員趕走而引起眾怒。
但後來職員澄清,她們只是上前關心老人的情況,問有沒有需要幫助。
迷思二: 賣紙巾能賺多少錢
不少老人出來賣紙巾,讓人很好奇是不是能賺很多。
雖然不同的賣家喊不同的價格,我們最常聽到的就是1新幣3包,這種包裝的紙巾,每包售價約為0.33元=新幣。

我們再來看看超市售價,最經濟的大包裝。
42包約為5.7新幣,合0.136新幣/包。

圖源:fairprice
滿打滿算,每包紙巾也就能賺2毛新幣,三包紙巾賺6毛新幣。
一天賣100包,也只能賺20新幣……
假設每10分鐘有一個人購買一次(3包),那老人需要整整賣8小時,才能賺到28.8新幣。
1小時 = 60分鐘 = 18包
8小時 = 144包
144包 X 0.2新幣 = 28.8新

假設按照我們上班的時間,每天工作8小時,每月工作22天,靠賣紙巾老人一個月只能有633.6新幣的收入。
這還是一個非常理想的假設,事實上很多老人由於體力限制,根本不能工作這麼長時間。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有種心碎的感覺?

迷思三:
這點錢夠養老夠嗎?
在新加坡養老需要多少錢,曾經有個數據:
根據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LKYSPP)2019年的研究報告,以下是一個家庭每月需要多少錢才能滿足基本需求。
1. 65歲以上單身年長者:每月最基本的生活開銷需要新幣1379
2. 65歲以上年長夫婦則是新幣2351
3. 55-64歲的單身年長者則需要每個月新幣1721

圖源:LKYSPP
這個數字,當時還被86%的網友認為,在實際生活中明顯不夠。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在新加坡賣紙巾是賺不了什麼錢的,更別提老人家養活自己了。
而在街上賣紙巾的老人,往往是真的困難!
可能他們賣紙巾的唯一好處,就是有時候會得到社交媒體的關注,然後會有義工和組織上門幫助他們。

如果不出來賣紙巾,可能別人也不知道他們有困難。
所以作為普通人,下次大家在街上看到賣紙巾的老人,也許可以光顧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