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聯合早報檔案照)
(新加坡11日訊)新加坡截至昨天(7月10日)中午新增六起冠病確診病例,全屬境外輸入。這是過去兩個多月來新加坡首次沒有本土傳播病例。
新加坡上一次沒有本土傳播病例是4月25日。根據衛生部昨晚發布的文告,過去一周新增社區病例共計17起,比前一周的37起少。不過,無關聯社區病例有所增加,過去一周有九起,比前一周的一起多。
此外,過去一周,每天從境外輸入的病例都比本土傳播病例來得多。
受訪專家指出,領導政府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的三位部長已表明新加坡須學習與冠病共存,人民也厭倦長時間遵守防疫條例,新加坡是時候接受社區里時不時會有少許病例出現的情況了。
亞太臨床微生物學與傳染病學學會會長淡馬亞教授(Paul Tambyah)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與病毒打持久戰已讓許多人疲憊不堪,也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包括年長者感到更加孤獨,自殺率在去年攀升。
他指出,美國紐約與加利福尼亞已接受會有一些病例出現的情況,而這麽做並沒有導致病例暴增,使醫院不勝負荷。反觀澳大利亞採取的零病例戰略,為了應付比本地紅山還少的病例而封鎖了雪梨。
淡馬亞說:「我國(新加坡)的接種率高,而且沒有醫院應付不來的跡象。即便是(出現感染群的)樟宜綜合醫院把救護車轉到其他醫院時,其他醫院也沒碰到甚麽困難。」
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研究)古阿烈副教授(Alex Cook)同樣指出,只要多數年長者接種了疫苗,就算出現病例也應屬輕症,不會對醫院造成巨大負擔。
新加坡政府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上個月18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政府將不再根據病例多寡收緊或放寬防疫措施,而是在提高疫苗接種率的同時,循序漸進地恢復正常生活。
截至昨天中午,有76名病患住院,其中七人是需要輸氧的重症患者,另有兩人情況危急,在加護病房接受治療。
重症患者多數是60歲以上的年長者,需要輸氧的有五人,在加護病房治療的則都是60歲以上。
過去28天,有24人需要輸氧丶在加護病房治療或死於冠病併發症。當中有20人未接種疫苗,四人未完成接種。
截至前天,新加坡政府通過全國疫苗接種計劃為人們注射了超過616萬劑疫苗,涵蓋近390萬人。其中,近227萬人已完成兩劑疫苗接種,占該國人口的四成。
(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