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過高等教育的新加坡大齡女子不婚現象,並非「社會問題」

2021年07月04日   •   3萬次閱讀

新加坡10年前,每10位受高等教育的大齡女性當中有一人未婚。10年後的今天,每五名高等教育的大齡女性中,就有一人選擇不婚。(海峽時報)

作者 盧麗珊

來越多高等教育女性未婚或不婚,對現代社會意味著什麼?

最新涉及15萬戶家庭的2020年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年齡介於40至49歲的新加坡高等教育女性,有18.7%單身,同齡層教育程度一樣高的未婚男性,則只有12.3%單身。

數字不騙人,這群女性在2010年僅占8.7%,短短十年春秋催生出更多不婚族,增至18.7%。

這相等於十年前,每十位高等教育女性,只有一人未婚,而今每五人當中就有一位選擇不婚——幾乎左鄰右舍,轉個身,抬個頭都會碰到一位未婚的有大學文憑的老大姑娘。

更有趣的是,這頭是大姑娘們貌似「嫁不出去」,那一頭卻有更多低教育程度的男士(21.1%)娶不到老婆,於是跨國婚姻應運而生。

熱門的「老婆源」包括鄰近的印尼、越南和中國。跨國婚介所業務也一枝獨秀。「尋求外援」本來就屬天性,無可厚非,天經地義。

部分嫁給本地男子的外籍配偶面臨家庭衝突等困境。(示意圖)

在本地本族盼不到佳期的女性也不甘示弱,毫無眷戀的「外嫁「異族異域者可說有增無減,導致「不愛本地郎」時不時成為坊間話題。

今年2月發布的《2020年人口簡報》顯示,2019年共有1727名新加坡女性嫁給非本國居民,比十年前2009年多了52%。

數據是生冷的,生活是真實的,慾望更是火熱的。

無須當女性不婚族是「社會問題「

大齡高等教育女性不婚的現象,其實就是現代社會自然演化的過程而已,一切都理所當然。

思維上,根本無須當女性不婚族是「社會問題「,強被冠上「擇偶要求高」,「愛挑剔」等莫名奇妙的罵名。

此言一出肯定惹來非議,試問萬一老大姑娘通通不婚不育,繁衍人類品種的重責大任要交給誰?

人口老化、少子化的家庭和社會結構,乃至未來人類岌岌可危,遭逢滅絕難道不該讓她們買單?

(海峽時報)

既然是社會現象,我們應該理性分析,溫情理解,也許還能悟出現象背後的真實面相,以及未來社會面對的真正挑戰。

討論之前,我們不妨將她們等同於高薪;即使不是高薪,高學歷能起碼也能擔保她們不缺工作,經濟上獨立,在生活中不欠人、不求人。

她們此時也應該獨立於原生家庭,不管是否還住在一起,總有家人作為情感的後盾。社交生活也少不了忠心的知己良朋,能分享喜怒哀樂,還可以小資的滿足各種從平價到昂貴的愛興趣好,以及每年隨心所欲的出國遨遊。

女性擁有接受高等教育的自由和權力

首先,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絕對沒有回頭路。此乃人類社會進步,男女同步學習、同等機遇、在職場獲均等對待的一大成就和空前躍進。

如今我們看似理所當然的學習機會,即使在數十年前,在我們新加坡還是遙不可及,純屬妄想而已。

今年年滿八旬的家母就是其一。

她家中三男三女六兄妹,外婆一個人賺錢,她說只能供一個孩子上學。媽媽是最小的女兒,下有一個弟弟,渴望讀書的她總是夢想外婆忽然富裕起來,多增一個名額,可以穿上校服去上學。結果她還是失望了,這也成為此生的遺憾。

我也訪問過一個年齡和媽媽相仿的女士。她居住鄉村,村長父親很富裕,思想卻貧瘠,寧願女兒割豬草、喂雞養鴨,也堅持不讓她繼續升學。

即使女兒小學成績優異,校長苦苦央求,願意負責學費,老爺子也堅持要她留在家等待嫁人。她也說:此生遺憾,還加上痛心。那麼多年過去她絲毫不能原諒她的父親。

因此女性今天終於(我強調是「終於」)擁有接受高等教育的自由和權力,這可是醞釀了數千年的歷程:從最早農耕社會演化到工業革命後,女性漸漸擺脫不平等家庭和社會地位,逐漸參與和貢獻社會,以及匯聚近百年對於平等待遇的不懈爭取。

(海峽時報)

這項工程在世界上其他貧困國家還在進行,還在錘鍊中。

有了前人的爭取,女性才能擺脫數千年傳統社會和陳腐觀念的桎枯,鬆綁壓抑女性的種種枷鎖。

如果這一切都只是撥亂反正,導正之前歷史對女性的不公和欺凌,那不婚的一部分女性就是其中一個結果而已,幹嘛大驚小怪?

何不看到單身女性作為社會人的貢獻?

我們該做的難道不是增強兩性重新在新的社會條件下尋求理性的對話,深度的理解並共謀最大的幸福?

尤其是女性都在進步了,男性也應該給予理解,也應並駕齊驅吧?有了良好的教育,這些女性有更大的空間去謀求更大和更純粹的幸福。

擁有更好條件的前提下,她們肯定擁有更多的選擇,能過得比我們母親輩更有質量的幸福和快樂,也更富足;而不是妥協於家庭「必須結婚「的壓力,臣服於社會的期盼和目光。

於是我們應該有底氣和腰板挺直的決定婚或不婚,選擇不屈就於貌似「還可以」,「沒有更好的了,就他了吧!」的所謂結婚對象、以及拒絕「湊活過日子」的理直氣壯。

我們何不從中看到女性受高等教育的成就,認可她們作為社會人所付出的貢獻?

新加坡中央商業區。(海峽時報)

而不是因為看到她們不婚不育,即使頭頂博士頭銜,即使高官厚祿,即使單身也快樂自在,也會被投以可笑的憐憫眼神,被認為:

「可惜了,怎麼就沒結婚呢?!」

「什麼都好,就是缺一個家。」

這樣的評價,等於抹殺一個女性為生命所作出的所有努力。

一個女性,單身或已婚都一樣擁有詮釋自己生命的自由和權力。幸福不幸福,只有她們自己最清楚,與人何干?

當然,未來單身族群日增,老來沒有孩子奉養和照顧,這是單身族面對的真實挑戰和「單身快樂「的代價。

不管男女,他們都肩負更大的責任為老年退休生活提早鋪陳更完整的規劃,包括經濟上、生活上、精神上和心理上的安排和準備。

更何況這些未來的需要都可能是潛在的商機,包括保健、醫療服務、共同居住環境領域,以服務年邁的女性單身一族。

我們何不換個角度去接受新的社會現象,然後共同思量、積極對話和解決可能衍生的挑戰?

五個老大姑娘中,還有四個快樂成家

從社會和政策層面,五個老大姑娘當中,還有四個快快樂樂的組成家庭(當然其中一小部分鐵定離婚收場),結婚的人還是占大多數不是?她們會如父母和社會所願,生育報國、兒女成群、子孫滿堂。

與其操心不結婚的那個老Y頭(oh please, leave them/us alone!!),念叨她們「難搞「、」要求高「,(她們肯定可以獨立生活所以才沒有將就成家的急迫感,外人的操心是多餘的),何不把精力和資源放在鼓勵和幫助已婚的其他四名女性生育更多的孩子?

在不犧牲女性事業的前提下,幫助她們把家給撐起來,孕育更多的未來棟樑?

十年後會是怎樣的光景?

我來掐指一算啊,到了2030年,高等教育老大姑娘(40-49歲)不婚人數可能會提高至30%,每三人有一個不婚不育,然後代孕母親行業被迫合法化。

當然也有可能物極必反。在政府有力兼英明的「親家庭「政策推動下,讓愛滿盈空間,讓家庭溫暖召喚每個寂寞的心靈誒!不婚數字不增不減,願意結婚的人依然維持在大多數,成為幸福的大多數。

而單身的少數也一樣的幸福,過著富足和圓滿的單身生活。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5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4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9405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275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104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