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顯龍總理8月29日發表國慶群眾大會演說時,勾勒出保障我國經濟未來前景的三大關鍵。(檔案照)
隨著我國冠病疫情受控,李顯龍總理說,我國下來須「換檔」,重新著重新加坡的未來,以持續創造新增長、工作和繁榮。而新加坡要維持長期增長不僅需要保持我國作為商業中心的地位、吸引更多外國投資,也要進一步培養本地企業和企業家。
李顯龍總理昨晚(8月29日)發表國慶群眾大會演說時,勾勒出保障我國經濟未來前景的三大關鍵,第一是我國要儘快開放及允許更多人以安全方式進出新加坡,這是因為許多跨國公司將新加坡作為區域基地,本地和外國職員都需要飛進飛出以視察在其他國家的業務,新加坡的商人也是如此。
李總理強調,若新加坡邊境關閉太久,「跨國企業將認為我們不夠優越,新加坡企業也會受到連累,我們的經濟將永久受損。
第二個關鍵,是新加坡必須保持對投資者的吸引力,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在冠病疫情期間招攬許多跨國企業投資本地,也有更多項目在醞釀之中,這些投資將能為國人創造良好的工作機會。
例如,生產冠病疫苗的德國廠商BioNtech、美國晶圓代工廠格芯(GlobalFoundries),以及視訊會議軟體巨頭Zoom視像通訊公司在疫情期間仍選擇以新加坡為區域駐點,或進一步擴充在新加坡的業務。
第三個關鍵,是新加坡企業必須在新經濟中留下標記,已有不少本土企業揚名國際,包括電競椅公司聖臨(Secretlab)、汽車銷售平台Carro及電子商務平台Carousell,新加坡企業發展局(ESG)將支持更多本土企業家走向世界,抓住新機遇及拓展市場。
李總理以進軍海外市場的本地奶瓶製造商Hegen為例,儘管冠病疫情導致該公司許多實體銷售渠道關閉,但Hegen透過改進公司網站,並以多種語言進行直播等方法,使線上銷售成為公司主要增長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