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正在探討開通往返大士和柔佛州公主港的渡輪航線,兩國也會加強電動車方面的合作,為越過長堤的電動車主提供更大便利。
1. 新馬擬開新渡輪航線
馬新依斯干達特區部長級聯合委員會(JMCIM)第15次會議於星期四(8月11日)在馬來西亞舉行,由負責經濟事務的馬國首相署部長慕斯達法和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共同主持。出席會議的還包括交通部長易華仁、柔佛州務大臣翁哈菲茲以及兩國的高級官員。
根據新馬兩國發布的聯合聲明,委員會在會議上同意加強投資和創新,以此推動兩國在疫情後的經濟復甦。

來源:早報
委員會也認為,提供往返新馬兩地的跨境交通選項非常重要。負責交通事項的工作小組下來會探討往返新加坡大士和公主港(Puteri Harbour)的新渡輪服務。兩國也會加強電動車方面的合作,並探討如何讓行人和腳踏車騎士跨境時能更加便利。
另外,往返新加坡和柔佛州迪沙魯的渡輪已於上個月正式投入服務,委員會鼓勵負責旅遊事項的工作小組,探討是否能提供相關旅遊活動。
2. 群聚違反新冠條例被判刑
女子醉酒鬧事踢傷兩名警員,隔月又違反新冠條例參與15人聚會,結果警方上門時,她卻拿出一疊鈔票要給女警當「小費」,還多次不顧勸說,抽出100元鈔票試圖塞給對方。
警方接獲通報後,在隔天凌晨2時許取締這個商業單位時,發現被告和另外14名男女在單位內喝酒和唱歌等。當時新加坡處於解封第三階段,不允許超過八人聚會,他們因此違反了新冠條例。

來源:早報
律師代為求情時說,被告患有重鬱症和焦慮症,她因喝醉酒一時情緒激動,才對警員動粗,而且她是初犯,懇請法官輕判。
但控方反駁,被告企圖賄賂警務人員,法庭有必要嚴懲這類罪行,以儆效尤。
3. 臨時庇護所
使露宿街頭者銳減
疫情期間的防疫限制以及援助渠道增加,促使更多露宿街頭者暫別街頭。本地最新調查顯示,去年有420名街友寄宿臨時庇護所,人數是2019年疫情前的超過六倍;露宿街頭者則有616人,比疫情前銳減41%。

來源:早報
另一方面,街頭流浪者的分布情況發生了一些轉變。不少原本在商業建築棲息的街友,轉而露宿住宅區如組屋底層、涼亭、遊樂場,以及咖啡店和小販中心。市區一帶雖仍有最多街頭流浪者聚集,但人數的比率從2019年的23%,減至去年的12%。
調查指出,一個可能因素是更多街友在疫情期間選擇露宿在較少人注視的場所。
最新報告也指出,街頭流浪者仍以男性為大多數,約45%年齡在50歲或以上,約49%是華人。
4. 新加坡服務業與製造業
下半年商業展望兩極化
一條聲稱是李顯龍總理有關中國「官僚主義」的發言視頻再度在網際網路流傳。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指出這條視頻是偽造的,李顯龍從未發表類似言論。

來源:早報
通訊及新聞部發言人星期四表示,當局已經注意到在社交媒體平台上流傳的「李顯龍總理對中國制度以及『官僚主義』評論視頻」,視頻今年較早時已經開始流傳。發言人說:「這些聲稱由李總理髮表的言論是虛假的,他並沒有發表過這類的言論。」
通訊及新聞部也指出,利用科技製造虛假印象並不是新鮮的做法,呂德耀大使去年也曾駁斥一則類似的網絡報道,新加坡駐北京大使館向有關社交媒體平台舉報之後,這些視頻已經被刪除。
來源:
1. 新馬兩國探討開通新渡輪航線 往返大士和柔佛州公主港,早報
2. 違反冠病條例群聚 女子企圖賄賂警員被判刑,早報
3. 調查:更多街友寄宿庇護所 露宿街頭者銳減,早報
4. 偽造李顯龍總理談話假新聞再度出現,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