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項針對新加坡中學生的調查卻顯示,超過七成的青少年表示喜歡閱讀,選擇閱讀紙質書的人數也高過手機等電子器材。(來源:聯合早報)
手機、網際網路和社交媒體的盛行,讓人感嘆現代青少年不愛閱讀以及紙質書對他們已失去吸引力的當下,一項針對新加坡本地中學生的調查卻顯示,超過七成的青少年表示喜歡閱讀,選擇閱讀紙質書的人數也高過手機等電子器材。

這是國立教育學院英國語言文學部副教授羅敬毅和研究員孫寶琦博士,發表的「新加坡青少年閱讀習慣」報告調查結果。六所中學的6005名中一至中五學生參與問卷調查,其中96名中二學生也進行焦點小組討論。
為確保調查具代表性,這六所學校有兩所直通車學校,一所自治學校,和三所政府學校。調查中所指的閱讀並不包括社交媒體貼文等非書籍或篇章類的文體。
數據顯示,70.5%的受訪學生表示喜歡閱讀,當中以中一的比率最高,有超過75%;高年級學生則低於七成,分別為中三的66.2%,中四的68.6%。
報告指出,上述現象多半是學生升上高年級後課業更繁重,也面對會考壓力,因此較難如以往般騰出時間享受閱讀課外讀物。

羅敬毅受訪時指出,雖然本地沒有類似調查作對比,但有七成學生表示喜歡閱讀算是「令人鼓舞」的數據,不似一般人觀念中普遍認為青少年只愛滑手機,不愛閱讀,也不再碰紙質書。
她說:「至少我們調查所反映的情況不像國家藝術理事會幾年前的閱讀調查般那麼糟,許多青少年還是愛閱讀的,若要繼續鼓勵他們多閱讀,我們就不能抱著『他們就是不愛閱讀』的成見,而須探討如何提供資源,助他們培養閱讀的習慣和興趣。」

國家藝術理事會於2015年展開的全國閱讀與寫作調查發現,僅44%新加坡國人在之前的一年至少讀過一本文學作品。
國立教育學院本次的調查也顯示,46.3%的學生把紙質書納入閱讀形式的選擇內,高於納入手機閱讀的人數(40.7%)。選擇電腦、平板電腦,和電子書閱讀器的人數則都少於20%。
此外,表示喜歡閱讀的學生最常讀紙質書,而他們在手機和電腦上的閱讀量也超越不愛閱讀的學生。

羅敬毅說:「愛讀紙質書的青少年上網時也傾向讀文學作品或較長的篇章,不愛閱讀的青少年上網則喜歡使用社交媒體。這對我們來說是重要的發現,可證明讓孩子閱讀紙質書有助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和興趣。」
另外,調查的其他發現包括,學校若設指定課時讓學生閱讀,更多閱讀能力較弱的學生會喜歡閱讀;而男生和女生對好一些書籍類別都有相同喜好,例如科幻和歷險小說,以及傳記等。
羅敬毅告訴記者:「有了這些信息,我們便能建議學校如何為學生設置閱讀時間,打造培養閱讀習慣的良好環境。學校圖書館在購買和排列書籍時也能參考我們的調查發現,吸引更多學生借閱。」
羅敬毅和孫寶琦已將報告呈上教育部供當局參考,並通過講座、工作坊和培訓課程等平台與學校圖書館協調員和英文教師分享調查發現,以助校方鼓勵學生多閱讀。
孫寶琦也透露,她目前正針對青少年的雙語閱讀習慣進行另一項調查,希望由此探討如何進一步鼓勵學生閱讀母語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