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入境新加坡不需要居家隔離,是不是有點省錢省時間?
前幾天的國會上,交通部長王乙康表示正在探討如何採用其他措施來取代入境者需要進行14天隔離的要求。

新加坡作為一個經濟和金融的樞紐國家,和周邊以及世界主要國家的交往十分密切,疫情已經導致」閉關鎖國「超過半年的時間,很多的商業活動進行的十分緩慢,各國的商務人士入境都需檢測和隔離。

一旦隔離就是14天,這使得入境成本大大增加,導致很多商業活動的擱淺,對於新加坡的經濟恢復來說十分不利。
交通部長王乙康在國會發表部長聲明說,當前探討的措施包括規定入境者接受多次和嚴格的冠病檢測,但是這些措施還在繼續探討中,制定相關的計劃。

對外,如果其他國家可以控制疫情,感染率和新加坡一樣低,他們的國民入境時只需要做冠病檢測。對內,如果某個國家的感染率比新加坡高,他們的人民也可以入境時,但入境者必須接受檢測、同意不能同本地社群有親密接觸,以及允許密切追蹤他們的行蹤。
其實,新加坡已經向部分疫情控制好的國家放寬了入境限制。

最早,新加坡允許汶萊和紐西蘭的入境者,只須接受冠病檢測,將無需履行居家通知,但是在檢測結果出來之前,需自我隔離,檢測結果一般在12小時出爐,最長不超過48小時。
而從傳染風險較低國家或地區入境新加坡的本地居民和長期工作證件持有者,隔離期從14天縮短到7天,也可選擇留在住家隔離,這些國家包括中國(大陸、台灣,澳門)越南和馬來西亞。

而從10月8日起,入境限制進一步放寬。允許從越南和除維多利亞州以外的澳洲旅客,在抵境前至少14天沒有離開過,只須在機場入境處接受檢測,如果檢測結果呈陰性,他們將無需進行隔離,可在新加坡自由活動。
這意味著新加坡在向全世界發出逐步重開邊境的信息。
不過交通部長王乙康說,不建議民眾短期內出國旅遊。
雖然新加坡正在竭力重振作為航空樞紐的地位時,但是目前大部分國家的邊境依舊關閉,一些國家例如德國,只允許新加坡的商務旅客入境,允許一般旅客入境的只有美國、英國和土耳其等少數國家。

而且現在國際間的旅行成本高,風險較大,還是不建議民眾出國旅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