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雖然地方不大,整體國土面積只有700多平方公里,常駐人口580多萬,但是你感覺不到擁擠。在政府組屋(新加坡70%人居住的),你看到的情況是這樣的:

新加坡的組屋一樓不作為一般居住樓出售,會作為:
車庫,開各種飲食、理髮、雜貨、小型超市等店鋪,綠化,純粹的道路和居民休息區域等。
組屋的價格也相對便宜,30萬新幣左右,當然現在有新式的組屋價格60萬新幣朝上的也有,而公寓大部分價格在100萬新加坡以上。
大多數的新加坡家庭不在家做飯,因為基本上都是在外吃飯,尤其是對新加坡的年輕人來說,做飯是不可想像的,在新加坡廚房裡能夠飄出香味的,基本就幾種情況:
家裡有傭人做飯的。新加坡傭人便宜,住家保姆600新幣左右包吃住,但是額外工作時間需要給加班工資
家裡有老年人,偶爾為之
剩下的就是新移民家庭,來自中國、印度等入籍、常駐PR或者新加坡工作的人
那麼新加坡人不做飯,一日三餐餓了吃什麼?為什麼有不做飯的傳統呢?主要原因有:
新加坡屢屢被評為"人均工作時間最長"的國家,平均工作時長44小時以上。平時工作時間很長,累的沒精力、也沒時間做飯。
新加坡有十分發達的飲食中心,每個組屋基本上都會配備有"食閣",MRT站、商場內,到處都有各種飲食滿足你的味蕾。隨處可見的"食閣"中心,一到飯點,坐滿了各色人等。

新加坡天氣炎熱,一年四季溫差不大,煮飯對年輕人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與其揮汗如雨,還不如去"食閣"吃飯方便。
新加坡"食閣"的衛生狀況好,而且飯菜的質量有保證。新加坡的食材依賴進口,政府對進口魚肉、蔬菜、水果等標準要求嚴格,"食閣"的食材也來源於進口,質量好,吃的讓人放心。

"食閣"飯菜價格便宜,2-4個新幣,可以飽餐一頓,很便宜有沒有,而且這個時候,可以多吃豬肉啊,新加坡的豬肉貌似比和國內還便宜了,而如果自己做的話,遠遠超過這個價格,物廉價美還質量有保證,何樂而不為。
"食閣"中心選擇多多。作為移民國家,東西方交匯,新加坡的美食相當的多。主要有雞肉沙爹,海南雞飯,咖喱魚頭,叻沙,椰漿飯等。豐富的選擇餘地,讓新加坡人樂意選擇在外面吃飯,而不是需要自己動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