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寫了一篇關於中國和北極的文章,裡面寫到:
因為亞馬爾地處極寒地帶,所有關鍵裝備和管線都要穿上特製的保溫服——泡沫玻璃。而,這一特殊材料切割技術被一家新加坡公司長期壟斷!中國企業想去考察觀摩,卻被告知:「這種設備全世界就我們這一台,不能給你們看,但是可以提供有償服務!」而且,要價昂貴,獅子大張口!(新加坡作為華人居多的國家,總做一些傻13的事,有空再發一篇文章,讓大家認識一下這個奇葩的國家。)文章連結:中國的北極權益,沒想到還是北洋政府的遺產!
下面我來填這個坑。
新加坡的歷史短的可憐,在1819年英國殖民者托馬斯•萊佛士(Thomas Raffles)登陸之前,新加坡只是個擁有1000多人的小漁村,談不上什麼文明建設,萊佛士只用了4年的時間,就為新加坡後面的一百年畫好了藍圖:這個只有幾百平方公里的彈丸之地,會成為大英帝國在遠東最重要的貿易中轉站。

萊佛士雕像
此後的一百多年,新加坡就安心在大英帝國的羽翼下發展,這裡的人口比例一直沒怎麼變過,70%的華人占絕大多數,剩下的是印度與馬來人。
在英國人的統治下,各個族群相安無事,因為有一個大家都服的共主,二戰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人摧枯拉朽的把英國人干跑,當時新加坡的迅速陷落對英國是個不小的衝擊,邱吉爾甚至說這是「英國歷史上最沉痛的浩劫」。

英國軍隊在新加坡的表現堪稱恥辱
雖然最後慘勝,但英國被打了個個稀里嘩啦,徹底萎了,民族國家獨立熱潮襲來,權力出現真空,這時一個偉大的政治家出現了,他就是純華人血統出身的李光耀。

新加坡被人戲稱為「李家坡」,確實,李光耀為這個國家打上了深深的性格烙印。
李光耀一輩子都是個「家長式」的人物,對新加坡,他嚴厲而精心的呵護,對人民他從不一味討好,更多的是教化與訓誡,黃賭毒一概取締、堅持嚴刑峻法、大力宣揚仁義禮智信的儒家價值觀、鼓勵民眾生孩子。
甚至說出過這种放到現在會被網民噴死的話:「學歷高的男性應該儘量娶那些同等學歷的女性為妻,以孕育出更優秀的下一代」,你先別急著發火,這是有語境的,華人的傳統婚姻觀講究「男下娶,女上嫁」,這就造成高學歷知識女性沒人敢娶,為了解決大齡剩女問題,李光耀才這麼說,但就算在當時,也引起了輿論大嘩,說他搞歧視,但李光耀不在乎,因為他認為這對新加坡有利。
鞭刑(也就是打屁股)就更是如此。
西方國家因為這事兒不知道譴責過多少次,說李光耀踐踏人權,但李總理依然我行我素,這是他從日本人那裡學來的,二戰時期日本把英國趕走,占據了新加坡三年半,在這段時間裡,雖然物資極度短缺,但新加坡的社會治安極好,甚至可以夜不閉戶,這皆因為日本人的嚴刑峻法(偷竊都可能當街槍斃),李光耀痛恨日本的侵略,但「嚴法出良民」他記住了。
鞭刑除了可以傷害肉體,還帶有一些羞辱的意味,李光耀覺得鞭刑是很好的懲戒形式。(行刑時旁邊配有專業醫生)

鞭刑現場
而且新加坡的嚴刑峻法國內國外一視同仁,2013年的時候共有2203人被執行鞭刑,其中有1070名外國人。2014年兩個德國青年在新加坡的列車上塗鴉,新加坡政府竟然發出了國際通緝令,愣是把兩個熊孩子給逮了回來,判了九個月監禁同時每人抽了三鞭子。
所以我這次在新加坡非常小心,只在指定地點抽菸,聽說被警察逮到有機會挨鞭子,最高會被罰5000新幣,摺合人民幣2萬5.....
雖然飽受爭議,但在李光耀的治下,新加坡位列亞洲四小龍,成為世界上最富裕安定的國家之一。李光耀是個威權統治者,但他家長式的管理帶來了繁榮昌盛,那些選擇走西方議會民主政治的新興國家,大部分都在坑裡,幾十年都爬不出來,治國這東西,主要看療效。西方的那套東西,換個地方強行移植,大部分都失敗了。

老年的李光耀
作為唯一一個華人在海外建立的主權國家,大部分國人可能會覺得新加坡跟中國的關係一定很鐵,但實際恰恰相反,李光耀在世的時候經常有「反華」言論,被小粉紅們揪住就是一頓噴,其實你如果站在李光耀的角度上,就能明白他的行為邏輯。
1978年,鄧小平到新加坡訪問,李光耀就向鄧公發牢騷,說中國支持東南亞共產黨搞顛覆運動,這不假,文革期間確實有「輸出革命」的行為,鄧公安靜的聽他說完,反問了一句:「你想讓我怎麼做」?這一問真是把李光耀問懵了,李光耀本以為鄧公會矢口否認,沒想到反而把球踢了回來。(輸出革命這段回頭再寫一篇文章講一下,不停的在挖坑。)

李光耀與鄧小平
李光耀在其後的30年間訪問過中國30多次,平均每年一次,但他從未和中國過分親近(雖然我們叫他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應該這麼說,不光跟中國,與英國、中國、包括旁邊的馬來西亞、印尼,都若即若離,李光耀治下新加坡的外交政策,就是絕不死站隊,間於齊楚,在夾縫中求生存。(這種治國技巧他的兒子李顯龍就差的很遠了)
李光耀的所有行為,都是來自於新加坡這個小國深深的不安全感。
1965年新加坡被馬來西亞踢出了聯邦,別人都是喜迎獨立,而新加坡是哭著被掃地出門,當時大部分人都認為,如果沒有馬來西亞這棵大樹,新加坡這個缺乏腹地縱深、連淡水都無法自我供應的地方會一落千丈,李光耀在獨立慶典上流著淚鼓勵民眾要自立自強。
所以他的外交政策才會如此的「騎牆」,旁邊是一堆充滿敵意的穆斯林國家,華人為主體的新加坡處處要謹小慎微,大家知道新加坡是什麼時候和中國建交的麼?是1990年,東協國家中最晚的一個,因為這一年印尼和中國恢復邦交(之前幾十年因為930屠殺而斷交),新加坡這時才能與中國建交,為的是充分照顧鄰居的情緒。
噁心中國的國家很多,但是我們中國人唯獨最恨新加坡,為什麼?
主要有兩點原因:
第一,從利益上講:中國大量的海運船隻每年給新加坡帶來大量的經濟利益,新加坡人富足的生活,可以說主要是中國、日本和韓國「給與」的,是新加坡的大金主。按道理,新加坡「巴結」中國還來不及,為何還一直反華呢?
第二,不同於反華的,以白皮豬為主的澳大利亞,新加坡和中國是同宗同主、同文同種,它是世界上除了中國以外,唯一的華人國家。
僅僅憑藉這兩點,我們就有足夠的理由將新加坡列為「中國最噁心的國家」,因為中國人最討厭的就是那些數典忘祖的人,而新加坡恰恰就是那種類型的!
現在問題就來了:新加坡為什麼寧願得罪自己的「大金主」,寧願背棄祖宗也要反華?
今天就給大家揭開這個「謎底」!
新加坡本身是一個島嶼城邦,國土面積不過682平方公里(大概和上海市面積差不多,630平方公里),人口亦只有不到600萬,可謂是彈丸般的存在。
雖然新加坡是一個彈丸之地,但其地理位置卻十分優越——其扼守馬六甲海峽南入口的咽喉,是整個東南亞、乃至東亞地區最具經濟和軍事價值的港口要塞。掌握了新加坡,就等於控制了這一板塊的海上生命線。

新加坡這個地方非常的小,根本不具備獨立的條件,因為這個地方極其的貧瘠,甚至連淡水和蔬菜都要依靠馬來西亞提供。而且更重要的——新加坡獨立後,沒有了英國的保護,根本沒有任何力量抵抗稍微大點的入侵!
說句實話,如果那個時候中國擁有現在這樣的能力和地位,我相信李光耀也會像其它國家獨立那樣高興!
在當時的背景下,新加坡想要不被馬來西亞「殖民」只能找靠山!
前面說過,當時蘇聯的力量達不到東南亞,中國力量能達到東南亞,卻沒有掌控局面的能力!
在那樣的背景下,這個世界上能保護新加坡的只有一個國家——美國!
而美國那時也需要將自己的勢力觸及到東南亞!
於是,新加坡和美國一拍即合!
有了美國的保護,新加坡不僅沒了亡國之憂,並趕上旋即開始的全球化浪潮。通過對自身區位優勢的充分發揮,新加坡一躍成為東亞最富裕的國家。
到了21世紀,中國力量不斷加強,中國的影響力不斷加強,按道理這個時候新加坡應該做個「兩面派」——既不得罪中國、也不得罪美國才對!
但是,事實上新加坡並沒有這麼做!為什麼?
可以說,我們普通人都能看出來新加坡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不站隊!不站隊也是不站在中國馬來西亞這些鄰居國家的隊,對於美國還是要跪舔的!
難道李顯龍的智商那麼低?就算李顯龍的智商再低,新加坡也不是他李顯龍一個人的新加坡,新加坡國家決策層里那麼多人難道都是「弱智」?
新加坡在21世紀的今天還和強大的中國「作對」是有它自己的考量的,即新加坡最高國家利益!
新加坡的最高國家利益就是:保證新加坡的海洋貿易中轉站的地位!而中國正在做的種種措施,就是要打破新加坡現有的地位!
大家都記得2017年,菲律賓和中國的南海之爭,然後有了所謂的「南海仲裁結果」,在這個時候新加坡李顯龍就跳出來了,高調的對媒體說以「保護航空、航海自由」為名要求中方接受所謂南海仲裁結果;
同年,新加坡竟然還勾搭上印度阿三在南海爭議地區聯合舉行了7天的軍事演習,難道阿三就能夠有實力插足南海嗎?
同年,李顯龍缺席了北京舉辦的一帶一路高端峰會!
WTF!
中國已經忍耐了新加坡多次的為美國搖旗吶喊了,在李光耀時代,由於他和國內領導人的私交關係,中國當時的國力問題等,我們都一直向民眾灌輸新加坡是我們的朋友。
但是在李顯龍的高調帶頭站隊情況下,中國也展開了犀利的應對手段。
眾所周知,新加坡的國土更像一個城邦,如此小國卻成了東南亞強國,其原因就是它地處馬六甲海峽的咽喉要地。而新加坡經濟賴以生存的馬六甲海峽航運,80%的通過船舶是中國的。
能夠對新加坡產生致命一擊的就是讓我們的船隻換道不走馬六甲。
所以中國聯合泰國打算在克拉地峽處挖掘一條溝通泰國灣與緬甸海的運河,這樣的話船隻將不必穿過馬六甲海峽,繞道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可直接從印度洋的十度海峽和緬甸海進入太平洋的泰國灣,戰略意義十分明顯。

這個運河一旦開挖並最終通航,馬六甲海峽就等於被廢了。這對美國和新加坡短時間來說都是致命的打擊。美國失去的是世界級的一部分控制權,新加坡失去的可能是這個國家最主要的存在價值了即依靠美國控制馬六甲海峽!這是美國和新加坡最不願看到的。
同時,中國投資80億馬幣(1馬幣約等於1.6人民幣)、由中國電建集團國際工程有限公司興建的馬來西亞馬六甲皇京港深水補給碼頭開始動工,直接和新加坡港產生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