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不只是在海洋上要搶占先機,在陸地上同樣如此。
大家都知道目前中國和美國正在爭奪亞洲的領導權,美國是海權國家,而中國是陸權國家!海權的根本在於侵略,陸權的根本在於發展!
這句話可能難以理解,我們進行簡單的說明:比如中國通過航運從伊朗進口大量石油,到沿海地區進行卸貨,然後再運輸到全國各地,其實這個成本是非常昂貴的!但是,陸地運輸就不一樣了,雖然建設一條從伊朗到中國的鐵路投入的費用非常的昂貴,但是這條運輸線卻是可以觸及到沿途所有的地區,避免了二次運輸!而且鐵路的運輸量遠比海運的大的多,一條鐵路就等於一條流動的運輸線,而船舶只不過一個流動的運輸點!
目前中國設計的一帶一路的根本就是陸權和海權之爭!中國設計的泛亞鐵路、中巴經濟走廊,都是為的將整個亞洲納入自己的經濟體系——這套體系對所有陸地國家都有致命的吸引力,但是對於沿海國家,尤其是新加坡這樣的國家是致命的打擊——包括依靠海洋運輸的澳大利亞!

也正是因為中國的陸權戰略動搖了新加坡的根本,所以新加坡才不遺餘力的和中國作對,包括破壞中國和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口建設!
中國陸上戰略通道全部建成,再加上中國控制南海,那麼依靠海洋生存的國家基本都是死路一條,比如依靠海洋運輸的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這些國家都得看中國的臉色——因為他們都必須經過中國的南海,而中國陸權建立後,中國則可以不依靠馬六甲海峽!
當然中國這麼做也不是說完全衝著新加坡來的,實在是馬六甲海峽通道太過重要,中國的大部分貨物進出都經由馬六甲,而占據著這個重要地理位置的新加坡卻是美國的鐵桿盟友,哪天美國人軍艦封鎖了馬六甲,那我們不就玩完了?試想下,這就相當於一把刀天天懸掛在你的頭上,不知道哪天就掉下來了。但確確實實給了新加坡當頭一棒!
新加坡現在的問題,說白了就是當初站錯隊了,當然這是從現在的角度來看(曾經的中國還沒有現在的影響力),不過新加坡這種豪賭站隊美國的做法也讓人看到了新加坡領導人的目光短淺,站錯隊不要緊,關鍵時刻迷途知返,再來個投名狀,中國還是可以接納你的,就像我之前寫的菲律賓的杜特爾特一樣,文章連結:籃球外交:菲律賓永遠不會同中國對抗。
如果新加坡還在和中國作對的話,那怕是早晚要承受中國的雷霆之怒!(當然我們是不會這麼說的,畢竟是講文明的國家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