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越的地理位置
便利的商業環境和高效管理
新加坡已經是第四次榮登
全球海事之都排行榜首



根據挪威諮詢機構
Menon Economics
今早發布的報告
新加坡繼2012年
2015年和2017年之後
再度被評為
「世界領先的海事之都」之首

2017年的新聞(早報)
德國漢堡和荷蘭鹿特丹
則分別名列第二和第三
這份榮譽來之不易
也是對新加坡作為一個
港口城市的最大肯定

《世界領先海事之都》報告
從航運、財政與法律、海事科技、
港口與物流,以及吸引力與競爭力
五大領域著手
根據24項指標評估
全球15個海事城市
並對200名各國行業專家進行調查
得出這樣的排行

值得一提的是
新加坡今年分別在
航運、港口與物流,
以及吸引力與競爭力
這三個領域奪得最高分
客觀指標和專家評估得分
都是排名第一的!

說明新加坡是個有競爭力
的世界第一流港口

現在的新加坡港
世界上最繁忙的船舶停靠港口
世界上最繁忙的轉口港
曾經的新加坡港
還是最繁忙的貨櫃港口
最大貨運港口
新加坡在80年代的崛起離不開新加坡優秀的地理位置,那時候全球貿易正紅火。

新加坡地處馬六甲海峽的東端,而馬六甲海峽是連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重要通道,素有「十字路口」之稱,世界上1/4的貿易和能源份額從這裡經過。正所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新加坡就是憑藉自己這個絕佳的位置,發展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貿易中心之一。

除了中國,日本、韓國、朝鮮、台灣、香港和澳門甚至俄羅斯的遠東地區從非洲和歐洲來的貨物都要經過馬六甲海峽。

馬來西亞2001年開始大力發展港口
丹戎港低廉的價格曾導致
新加坡失去了Maersk Line
直接導致損失11%運量
可是4個月後
該公司重新投入新加坡懷抱
並且簽署長期合作意向
新加坡港能有如今的地位
碾壓周邊國家的港口
除了地理,還是有一定原因的
新加坡自有留客之道

高效
2015年新加坡船舶平均周轉時間
僅為12小時,最快6小時
遠高於全球平均水平
除了良好的管理水平
和人員素質外
新加坡港有許多黑科技

一站式服務綜合碼頭
裕廊碼頭的綜合碼頭
可以滿足不同類型貨物的
裝卸要求
新加坡的無人車技術也很前列
是世界上第一個
採用無人車計程車的國家
並且打算將無人卡車
應用於碼頭運輸

新加坡政府與
瑞典斯堪尼亞和日本豐田通商
簽署了一份工程協議
擇優選取兩者
各自研發出來的無人卡車
因為不再需要四處跑
大大太高了裝卸效率
並且新加坡的
金融結算能力和效率
遠超周邊的國家


臨港工業
利用港口優勢
引進外資,就近設立工業園
可以說是因地制宜的典範
現在很多中國的
保稅區自貿區
就是學習新加坡


專業化的服務
前面提到的Maersk Line
就是看中新加坡量身定製的服務
又重新選擇了新加坡港
新加坡港,擁有一個
40萬噸級的巨型旱船塢
和兩個30萬噸級的旱船塢
能夠同時修理的
船舶總噸位超過200萬噸
是亞洲最大的修船基地之一

對進港卸貨的船隻給與優惠
對長期合同的更加優惠
甚至免收港口服務費
並且採用電子技術
降低業務管理費用
將部分利潤轉讓給海運公司

精巧的設計

碼頭與聖淘沙一線之隔
港口與度假海灘融為一體

周邊道路暢通無阻
新加坡港的成功
是天時地利人和
缺一不可
新加坡面臨的威脅論
儘管新加坡港非常成功
已經是第四次榮登
全球海事之都榜首
但是新加坡港面臨的
讓人「瑟瑟發抖」的威脅論
從來都沒有間斷過
而且威脅來源於四面八方
01
皇京港
這馬來西亞皇京港的建立
為什麼讓新加坡心裡「敲起了小鼓」?

皇京港位置
皇京港不單單是建設港口
還是一個大型的商業項目
預計在2025年全部完工
屆時中國的艦隻會首先前往
馬六甲海峽60%的貨物
將從新加坡轉移到皇京港
完成補給或轉口貿易
如果這麼多的船舶
不再停靠新加坡
新加坡的港口勢必門可羅雀
經濟也會順勢遭到打擊

話雖是這麼說
但就算皇京港建起來
儲油設施和貨櫃處理能力
和新加坡比起來還是會有差距
新加坡畢竟建設多年
硬體軟體設施都更加齊全
另外,金融結算能力以及效率方面
新加坡也是遠超馬來西亞的

02
瓜達爾港
2013年初
瓜達爾港的運營權從新加坡手中
被移交給中國海外
港口控股有限公司

有了瓜達爾港
中國就能直接繞過馬六甲海峽
抵達阿拉伯海
正正堵在世界石油寶庫
新加坡在中國這裡
失去了一筆生意
同時在印度洋多了一個
強有力的競爭港口
要知道新加坡
60%的貨物吞吐
都與中國有關


03
伊斯干達
不知道依斯干達的
可以參考中國的深圳特區
然而它在馬來西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