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新加坡的消費稅理應調至15%?
日前(15日)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出席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學院參與由民情聯繫組(REACH)和亞洲新聞台攜手舉辦的《群策群力·共創未來》對話會,在回答與會者提問時表示,如果我國沒有這些年來累積的穩健儲備,消費稅調漲就不只增加兩巴仙而已,可能還要調至至少15巴仙。
今年2月,財政部長王瑞傑公布2019年財政預算案時表示,將把消費稅從7巴仙調至9巴仙,這是因為政府在醫療服務、基礎建設以及國安的開銷負擔都已增加,且未來還可能進一步增長。
王瑞傑續指,消費稅或將在2021之2025年間提高,即指下一屆大選後。
在對話會問答環節中,有民眾向王瑞傑諮詢,政府是否回擴大改善稅制的努力,使之更具備累進的傾向(註:累進稅指的是收入越高,被課稅的稅率也越高)。
對此王瑞傑回應,目前我國最大的財源收入,來自凈投資回報貢獻(NRIC),遠超過消費稅、個人所得稅或企業所得稅。
他說,正是因為早期建國領袖在新加坡表現良好時,有妥善保管這些儲備,使得如今它能夠提供更多的收入。
「如果我們國家沒有這些(儲備),消費稅可能不只會從7巴仙調至9巴仙,甚至應該到15巴仙,而且還可能不夠,所以我們必須謹慎處理。」他說。
對於王瑞傑的以上論述,許多網民表示不感到驚訝,在英媒《今日報》的臉書,許多網民留言消費稅調漲九巴仙已經是噩耗,而且未來還會增長,他們只得為此掙扎求存。
也有網民挖苦,副總理是否還要人民感謝他,所幸消費稅只調漲區區兩巴仙?



網友Robert Ridzuandowski : 那怎麼會讓我們感覺更好,在沒有調高前我們就已經困難生活著,不管是9巴仙還是15巴仙我們都無法接受;
網友William Sam : 所以我們應該感謝他們咯,拜託,只知道拿更多的錢解決問題,還不如想想更經濟實惠的辦法;
網友Li Yin Hai : 很多年以前,我們沒有消費稅,但我們仍然有多餘的錢放入「儲備金」。現在我們已經有很多的「儲備金」,可是我們還是有消費稅7巴仙,而且還不曾停止增長消費稅,真是令人費解啊。
另一方面,還有網民促請政府不應盲目囤積儲備,尤其在眼下人民的生活如此苦不堪言的時候,他們認為政府應減少消費稅,利用現有的儲備金幫助人民紓困。

網友 Lee Kee Seng : 是時候停止囤積儲備金,我們必須要先想想我們需要儲備的目的,確認是否用在對的位置上,檢討在教育、經濟和生產基礎和維護以及醫療領域,我們取捨多少。除非您認為新加坡人可以被取代、汰換掉。
網友Richard Tanbk: 難道只有提高消費稅才能增加財庫?請看看馬國檳州前首長林冠英在就職期間,如何管理他們的財資。在他的管理下,人民並沒有面臨過多的經濟負擔,而且其財資仍有餘額。我相信總會有其他方法增進我們的收入,而不是一味提高消費稅。你的團隊是拿著高薪工作的,請先想想在執行,而不是用提高消費稅這麼簡單的方式來增加收入!
還有部分網民認為,政府官員不應增加消費稅而從官員的薪資減薪,他們還質問為什麼人民必須為政府的投資失誤附上責任,以消費稅的方式填補漏洞。

網民揶揄砍部長薪資儲備金增
網友 Glenn See Toh : 如果不是部長們和總理的不合理薪資,我們或許不用消費稅,而且或許真正對國家有貢獻的人的薪資可能也會提高
網友Casey Wong : 我同意將所有的部長薪資調降50巴仙。我並不認為我們應該提高消費稅來支持他們不合理的薪資,其他國家的部長並沒有獲得如我國部長這麼高的薪水。
網友Bobby Wee : 如果把部長的薪水減少,我們可能會有更多的儲備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