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環境局報告指出:去年第四季度,骨痛熱症病例比前季下降16.6%至2546起。第二型骨痛熱症病毒(DENV-2)激增,成主要威脅。2024年初,病例數上升,活躍區增至83個,文禮坊等區受重影響。去年茲卡病例30起,今年僅1起。環境局強調預防措施,以遏制病情擴散。
1. 去年骨痛熱症病例變化
去年第四季度,國家環境局的數據顯示骨痛熱症病例較前一個季度減少了16.6%,總計有2546起報告病例。
然而,該季度內三人因骨痛熱症喪生,使得2023年全年因該病死亡的人數達到了六人。
例如,一位45歲的男性因症狀未被及時識別而導致病情惡化,最終不幸去世。
這反映出骨痛熱症的致死風險仍不容忽視,特別是在老年人和有基礎疾病的群體中。

來源: 國家環境局 (NEA)
2. 新型病毒株崛起
去年同期,環境局特別指出第二型骨痛熱症病毒(DENV-2)的快速崛起。
與此前主要流行的第一型病毒(DENV-1)相比,DENV-2的傳播速度更快,影響範圍更廣。
例如:在某社區,DENV-2型病毒導致的病例數在短短几周內翻倍,加劇了當地的醫療壓力。
這要求公共衛生部門加強監測和響應機制,以應對這種更具挑戰性的病原體。
3. 2024年疫情新動向
進入2024年,骨痛熱症病例呈現出顯著的上升趨勢。全國目前共識別出83個骨痛熱症活躍區,顯示疫情正在擴散。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文禮坊地區,這裡報告的病例數量高達216起,遠超其他區域,突顯了該地區的疫情嚴重性。
同時,巴西立71街、52街和53街的病例數也顯著上升,分別達到119起和83起,表明疫情在這些高密度居住區內迅速蔓延。
這一趨勢顯示了疫情控制策略需要針對不同區域的特點進行調整。

來源:聯合早報
4. 茲卡病毒趨勢轉好
與骨痛熱症相比,去年全年茲卡病毒的病例數量有所下降。共有30起病例報告。
而今年到目前為止,僅有一起報告,這表明針對茲卡病毒的控制措施正在發揮作用。

來源:聯合早報
5. 蚊蟲滋生地點的增長
根據環境局的報告,去年蚊蟲滋生地點有顯著增加,這可能與骨痛熱症和茲卡病毒的傳播有關。
蚊子是這些疾病的主要傳播媒介,因此蚊蟲滋生地點的增加直接影響到疾病的傳播速度和範圍。

來源:聯合早報
6. 環境局的防疫建議
鑒於疫情的嚴重性,環境局呼籲民眾採取更積極的預防措施。
這包括定期清理積水區、廢棄容器等可能的蚊蟲滋生地點,特別是在雨季和潮濕環境中。
此外,建議在戶外活動時穿著長袖衣物、長褲,並使用驅蚊劑,以減少蚊蟲叮咬的風險。
對於疑似骨痛熱症或茲卡病毒感染的個體,應及時就醫,並採取措施減少蚊蟲接觸,以防止病毒的進一步傳播。

檢查周邊環境
參考資料:
1. 去年第四季三人死亡 骨痛熱症病例連續七周攀升, 聯合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