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EP持有者數量減緩:經濟、疫情和政策的多重影響
隨著時代的變遷,新加坡EP(就業准證)持有者數量的減緩成為一個備受矚目的現象。在2023年上半年,EP持有者數量僅增加了10,000人,相較於2022年的25,600人,引發了廣泛關注。讓我們深入分析,揭開EP持有者數量減緩的原因及其潛在影響。

EP數量為何放緩?
1、經濟波動與就業市場不確定性: 經濟波動往往是就業市場變化的風向標。2023年上半年EP持有者數量的顯著減緩直接受到經濟不確定性的牽引。新加坡移民公司楹進集團表示在經濟波動的影響下,企業可能對外籍專業人才的招聘持謹慎態度,從而間接影響了EP持有者的增長。
2、疫情長尾效應對國際人才流動的衝擊: 疫情的持續影響導致了封鎖和旅行限制,阻礙了國際人才的流動。這使得一些原本計劃來新加坡工作的人推遲或放棄了這一決定。一些公司更趨向於本地化招聘,減少對外籍員工的依賴,進而影響EP持有者數量的增長。
3、政府政策調整的影響: 政府通過提高EP申請的門檻來調整人才流動,影響EP持有者數量的增長。新加坡頒布的EP審核新政COMPASS,加強了對申請者教育背景、專業技能、工作經驗等方面的要求,體現了政府對人才流動的精準調控。
政策調整的多重影響
政府通過提高EP申請的門檻,不僅限制了外籍專業人才的流入,更是一種對人才流動的調控手段。這種政策調整旨在適應國家長期發展需求,維護國內勞動力市場平衡。例如,新政中規定的有效期根據不同情況有所變化,對經驗豐富的技術專業人士和短缺技能人士提供更大的靈活性。
影響自雇移民的可能性
在新政頒布後,對國內企業主的自雇EP申請並未帶來明顯困擾。相反,由於既定的流程,審核的速度較之前更快。這表明政府的政策調整並未對自雇移民產生負面影響。然而,這也提醒我們,不同申請人可能受到政策調整的影響程度不同,因此在進行移民申請時,需要更加謹慎和全面地了解相關政策。
新加坡EP持有者數量減緩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包括經濟波動、疫情長尾效應以及政府的政策調整。這一趨勢反映了新加坡在適應變化的同時,對人才流動進行精準引導的努力。對於移民申請人來說,及時了解政策變化、謹慎規劃職業發展,將更有助於順利完成移民申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