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中秋節雖然過去了,但是在新加坡的大家思想之情是否還依舊濃郁。網友「果姥」就分享了自己在中秋的感思。
以下為網友全文:
前年中秋節,我也是在新加坡的這裡,看著月亮失眠了,寫了一篇短文。今天又到中秋,竟也失眠了。今天寫點什麼呢?突然亂了思緒。好像沒有感悟沒有什麼想說的,但是又感覺想說的太多,想靜下心來思想但又不肯平靜。

前幾天孩子們陪我去了印尼的賓旦娜灣度假村住了幾天,嘗遍了那邊的美食,看遍了那邊的美景,玩遍了那邊的娛樂項目,走遍了那裡的每片白沙灘,還有清得透明的海水,看盡了那裡的婆娑的椰子樹藍天白雲,賞足了那裡的日升日落。

夜幕下的酒店

酒店環境一隅

碧海沙灘

遠眺大海

林蔭步道

椰樹成群

海里游泳的人們

說起來應該是睡著了也應該做著夢笑吧。
但是因為缺席了國內姊妹的聚會心裡說不出的落寂。
我家在山東省會,爸爸媽媽都是普通城市人,平凡的工作一般的收入供養著我們我們姊妹六個。我有2個哥哥2個姐姐一個妹妹,爸媽養我們大了,讓我們有了文化有了體面的工作,我們姊妹也很團結,相互之間情誼也深。現在我們六個都當了姥姥姥爺了。也許你認為我寫錯了。沒有!我們姊妹六個每個人都只有一個女兒,也就是6朵金花。現在這六朵金花也都成了媽媽,有的還是2個娃的媽。所以我們都是姥娘門上的。

中秋節姊妹歡聚一堂,獨獨少了我們一家,不免有些傷感。這新冠幾年阻斷了多少親情友情,有多少人有家不能回,無辜憑添了幾多愁。
中秋夜,思親日,祝我的哥哥姐姐妹妹一切安好,身體康健,平安順利。

朋友勸說,心安即故鄉。我在新加坡這幾年心安嗎?可以把它當成自己的故鄉嗎?這裡孩子們成長的還不錯,我理解他們,也相信他們,未來會更好。其實寫到這裡我心安了。一輩輩做父母的都不是希望孩子們比我們更好嗎,雖然月是故鄉明,即使低頭思故鄉,現實的阻隔也只好千里共蟬娟了。
(圖文來自新加坡眼APP網友果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