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遭遇疑似校園霸凌,到底應該怎麼處理?
很多家長都會為此而苦惱,也有家長會鼓勵孩子「打回去」,但是如果孩子年幼而內向文靜,無法對年齡比自己大的孩子做出反抗,做父母的到底應該怎麼辦?
今天有位粉絲和我們分享了她的選擇和感悟,也是給媽媽們的一點參考。
孩子遭遇校車霸凌卻不敢反抗
女兒現在上小一,term3的某一天,她紅著眼眶從校車上下來。 那一刻,頭頂1點半的太陽都不能讓我感到溫暖。
仔細詢問過後,才知道是校車上高年級的學長、學姐們,要求女兒加入他們的殺人遊戲,如果不參加就會被懲罰和詛咒。女兒不敢不從,加入遊戲,卻因為不懂遊戲規則,輸了。 被連累一起輸了的小四學長一氣之下狠錘了她的腿一拳。

我第一時間確定了女兒有沒有受傷。萬幸,只是腿上青了一塊。但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在校車上發生類似的事情。要不是聽女兒複述,你根本想像不到,一群小學生的嘴裡竟能說出那麼多惡毒又社會的詞語。
一聽說女兒被欺負哭了,隊友就炸了,他立刻寫了一封措辭嚴重的郵件發給了校長,接著打電話給校車公司和司機投訴。他恨不得替女兒衝上校車把那一拳打回去,同時也感到了深深的無力:
女兒天生比較敏感,性格說好聽點就是善良溫順,說不好聽就是「包子」、不會反抗。
儘管隊友無數次地教過女兒「打回去」,可是她根本就做不到。隊友很擔心這個天生善良溫順的孩子,將來會被欺負、會被PUA、會懦弱地一退再退。而他能想到的保護辦法,似乎只有轉學。

父母應該讓孩子反抗嗎?
看著女兒委屈的神情,我突然意識到,難道不能還手的孩子,就要被貼上懦弱的標籤嗎?
想想我們自己,當領導要求臨時加班時,當客戶要求再來一杯時,當親戚要求辦點「小」事時,我們能勇敢地說出「不」嗎?如果一個成熟的大人都不能拒絕各種無理的請求,又何必要求一個孩子呢?
當我們急切地要求孩子「打回去」的時候 是真的在給孩子撐腰?
還是在為自己的無能為力而反抗呢?

我們必須得承認,這世界上就是有一些人他們天性溫良、不善言辭、做不來「以牙還牙」。我們不能因為他/她做不了某個行為就預判出未來的一切。
況且,孩子善良並不是原罪。
去上拳擊課,是好選擇嗎?
那麼問題來了,這樣的孩子,尤其是低年級的孩子,要怎麼做才能行之有效地躲過霸凌呢?
在我還在糾結的時候,隊友已經轉身就給女兒報了拳擊班。這可能是隊友最堅定、最心甘情願的一次掏錢上課外班了。
雖然不知道拳擊班到底有沒有用,但是這段時間陪女兒上拳擊課,還是讓我學到重要的一課,天生溫順的孩子遭遇霸凌,到底應該這麼做?
第一:保護自己
我以為第一堂課,教練就會教我女兒出拳,而且是直擊面門的那種。
沒想到的是,教練教的第一件事,是保護姿勢。 雙手舉高,前臂護住腦袋,必要時用胳膊肘尖對準敵人。

對於父母來說,天大的事情都比不過孩子的健康。
所以,不論在任何時候,不論對方有多少人,不論發生了什麼事,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護自己。當衝突真的不可避免時,如何保住自己的要害部位,減少受傷,是孩子要做到的第一要務。
第二:適應對抗
女兒終於戴上了紅色拳套,用剛學會的保護姿勢將拳擺在眼前,她的眼神被火紅的拳套映襯得堅毅、果敢,仿佛一點都不害怕對面那個已經上了幾堂課的小男生。然後,她就被小男生一拳打趴下了。
還沒來得及悲傷,教練又要女兒站了起來,繼續對練。
教練是故意讓女兒挨打嗎?不是,我想,應該是想讓她適應對抗。
有衝突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要如何應對。別人打你一下,你就懵了,就完全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這才是最危險的信號,一旦讓敵人接受到這樣的信號,只會迎來更瘋狂的打擊。
所以,讓孩子提前了解對抗、接受對抗、適應對抗,是讓孩子在危險時,具備冷靜思考能力的好辦法。
如何適應對抗呢?參加運動、競技,是最好的辦法。

第三:學會逃跑
當有拳頭打過來的時候怎麼辦?---擋住。 當好幾個拳頭打過來的時候怎麼辦?當然是跑啊!
教練讓女兒不停左右彈跳、移位、閃躲、來回奔跑,無非就是要女兒更靈活,躲過攻擊,才能找到對方的破綻。
孩子太小,戀戰只會增加風險,所以,打不贏就跑對低年級孩子來說,是最簡單的操作。

可能很多人要diss,以上不都是些消極對應、明哲保身的懦夫策略嗎?!
你可以這麼說我,因為至始至終,我要我女兒做到的只有一件事:就是保護自己。
我不在乎她是不是個勇敢的戰士,我只希望她能平安又堅定地做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