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對我們的改變,以及從中我們的失去

2022年03月14日   •   3420次閱讀

最近,新加坡與更多國家開通了疫苗接種者旅行通道,隔壁馬來西亞也全面開放了邊境。身邊幾個朋友,也開始籌劃全家出國旅行了,只要是入境能免隔離的地方,都在考慮範圍之內,要求很簡單,景點、酒店都是次要,只要能短暫離開新加坡,出國透透氣就行。

我問他們,這攜家帶口的,出國不擔心安全嗎,要是萬一感染了怎麼辦,畢竟孩子還那麼小。他們的回答,讓我無力反駁。他們說,以新加坡目前的新增新增數字和人口密度來算,能比新加坡還嚴重的地方,應該也不見了吧,還有,如果非要等到疫情結束,再安排出行的話,那誰能告訴我,何時才是盡頭呢?是啊,疫情什麼時候才能結束呢?沒人可以回答。不過,我確實佩服他們的勇氣。

沒錯,新冠病毒,就像是懸在我們每個人頭頂的利劍,時刻都可能掉下來,這讓我們如履薄冰,畏手畏腳。無休止的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人與人之間交流的模式。過去兩年,我們每天都在目睹,病毒瘋狂地在這個世界肆虐,但除了做好防護、接種疫苗之外,我們還能做什麼呢?在病毒面前,人類顯得是如此渺小,不堪一擊,甚至無時無刻,都在剝奪著我們擁有的美好。

那麼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疫情這個話題,談談疫情對我們的改變,以及從中我們的失去。

好,我們繼續這個話題。

首先呢,談到失去,毫無疑問,最為明顯的,是疫情讓我們失去了盡情呼吸的自由。口罩,慢慢地成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成為我們出門遮體的衣服,它隔離著病毒,也把我們與大自然、與這個世界隔離開來。粗略算了一下,這兩年多的疫情,我們家消耗了近2000個口罩,最近我也是又囤了一些,就像我朋友講的,真不知道什麼時候摘掉這個口罩。不瞞大家說,在德爾塔病毒開始後,我就換上了N95口罩,每天帶著出門,很是折磨,之前做夢都不會想到,在如今,空氣和自由的呼吸,竟然是最為奢侈的東西。等到若干年後,再去回看這段歷史,估計會嚇到後人們。

還有,疫情讓我們失去了與親人團聚的機會。我印象特別深,2019年12月9號,從中國返回新加坡,之後呢,武漢爆發疫情,不幾天,病毒就傳到了新加坡,一直到今天,兩年零4個月,我都一直沒有機會能回國,其實不只我,相信絕大多數在新加坡的外地人,都是同樣的境遇,與國內親人相隔萬里,不能見面,特別是每逢佳節的時候,那種感覺尤為明顯,但有無能為力。特別是近段時間,動輒10萬一張的機票,但仍舊一票難求,再想想到達之後漫長的隔離,這讓回國的路,越來越不好走。

比我們不能與親人團聚更糟糕的,是讓很多孩子失去了應該擁有的童年。我一個朋友,疫情期間生的孩子,孩子自出生後,因為擔心安全,幾乎就不怎麼下樓,哪怕下樓,也儘量不乘電梯,下了樓,也與人群躲的遠遠的,至於說,帶孩子四處逛逛,更是從未有過。我能理解朋友的心情,覺得孩子小,感染風險大,所以避免與人接觸。但是,我們往往忽略的是,這個階段正是嬰兒成長的關鍵時期,小孩子需要外界的刺激,需要與外界接觸,一旦錯過了,就缺少了一個重要環節。其實,我還有一個擔心,就在疫情下成長的寶寶,可能會使產出一種錯覺,就是在他們小孩子的眼中,會誤以為人生來就是要戴口罩的,口罩就是人體的一部分,就像人生來就要穿衣服一樣,哎,這是多麼糟糕的事情。

還有,疫情發生後,我們與朋友、同事、客戶,面對面的交流的機會越來越少了,能在線解決的問題,就儘量不安排見面,很多人一年半載都沒去過公司,有的公司索性把辦公室都退租了。就拿我所從事的財務顧問行業為例,幾乎所有的簽單,都是在線完成,簽單的手續,一個連結就能解決,每次問客戶,是見面還是Zoom,99%都會選擇在線,因為每個人都習慣了這種形式,畢竟安全,又節省時間。工作方面這樣選擇,倒還能理解,但如果朋友之間、親人之間,還這樣的話,就本末倒置了。有時就在想,很多時候,我們已經忘記了這個世界本來的模樣。

另外,不少人因為疫情,失去了健康,甚至生命。在剛剛過去的一天裡,這個世界上,共有181萬受感染,7386人病逝,截止目前,全世界共有4.53億人感染新冠,603萬死亡,實在很誇張,這個死亡人數,甚至比戰爭還要來的猛烈。這些數字是冰冷的,如果沒有疫情發生,本該都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關於新冠後遺症的爭論,也在繼續,5歲以下的孩子,現在仍舊不能接種疫苗,可以說,在疫情發生兩年後的今天,很多人的健康和生命,依然飽受著威脅。

最後,我想說的是,疫情奪取的,歸根結底,是我們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過去的兩年裡,我們原本可以有很多的旅行計劃,孩子們本該有著快樂自在的童年,老人們可享受著子孫圍繞的天倫之樂……然而這些,這些被無情剝奪,一些人失去了原本收入不錯的工作,甚至連我們在戶外自由的呼吸,都變成了一種奢求。如果疫情一直這樣持續下去,或3年,或5年,話說人生,到底有多少個3年5年?就像開頭朋友曾說的一句話,再不出門,孩子都大了,我們也老了。

現實就是這樣,但生活依然要繼續,從目前來看,隨著疫苗的接種和特效藥問世,還是能看到不少曙光的,我也真心期待著,疫情真的能夠過去,陽光走進現實的那一天。在此,也祝願每一位朋友,在做好安全防護的前提下,認真過好每一天,畢竟生活是自己的,人生須盡歡,及時當行樂~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8379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933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
24萬富豪集體湧入新加坡!他們為何對獅城情有獨鍾?
2025年04月30日   •   3078次閱讀
震驚!這個沒有資源的"小紅點"憑什麼成功?副總理王瑞傑首次公開6大治國狠招
2025年05月01日   •   2907次閱讀
💰 Netflix新加坡再次調漲訂閱費!新加坡人每月要在這7個流媒體平台花多少錢?🔎
2025年05月03日   •   2907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匯率5.63!創14年新高!換匯千萬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2736次閱讀
王乙康部長:許多民主國家寸步難行,新加坡也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2025年05月03日   •   2736次閱讀
南大vs國大碩士就業大揭秘:高薪背後竟然靠它?
2025年04月30日   •   2223次閱讀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這8個鮮為人知地方,禁止進入!
2025年05月06日   •   2223次閱讀
新加坡人過關新方式!手機一掃,輕鬆通關去馬來西亞!
2025年05月06日   •   1881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