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醫護人員在社媒發公開信籲請當局勿實施新的休假限制。(海峽時報)
作者 李國豪
抗疫的漫漫長路上,站在最前線的醫護人員無疑是犧牲最多,最疲憊不堪的群體。
隨著奧密克戎導致的新一波疫情來襲,有關醫護人員是否因長期無休參與抗疫而不堪重負的課題再度引起關注。
日前,一封署名「誠實的醫護人員」(The Honest Healthcare Worker)的公開信就在社交媒體Instagram上掀起了波瀾。
在該封公開信中,執筆者籲請衛生部醫藥服務總監麥錫威副教授重新考慮當局可能對本地醫護人員實施休假限制的新計劃。
麥錫威副教授在上周五(21日)的跨部門抗疫小組記者會上曾表示,隨著冠病住院人數增加,加上部分醫護人員因感染冠病而無法工作等因素,本地醫院或許得「重新探討並調整」醫護人員的休假措施。
麥錫威當時也說,過去幾個月是醫護人員拿假充電的好時機,一些醫護人員也破例獲得出國探望家人的機會。
然而,這封公開信卻稱,即便在過去幾個月德爾塔疫情消退期間,由於之前被推遲的擇期手術(elective surgery)重新排上日程,加上國人因長期的封鎖及缺乏活動而更容易生病,醫護人員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清掉年假。
「我們怎麼可能(在過去幾個月)拿更多假?我們根本無法連續請超過七天的假。我的同事們上個月甚至必須爭取他們的婚假。」
「對我們的馬來西亞同事而言,七天根本不夠他們陪伴家人。」

衛生部醫藥服務總監麥錫威副教授。(通訊及新聞部)
針對麥錫威稱當局可能調整休假制度的說法,公開信表示無法苟同。
「我理解你的難處,但我懇求你,假如你決定這麼做,那將開啟很不好的先例。如果在奧密克戎之後又有另外幾波疫情來襲呢?到時候是否又得實施新的休假限制?」
「無論醫護人員再怎麼無私,我們能承受的終究有限。」 公開信呼籲麥錫威尋求其他解決方案,即便這可能會對政府造成一定的經濟負擔。
「我們不可能在每一波新疫情暴發後就無休止地工作。」

(海峽時報)
公開信也借用了土地休耕的概念來比喻醫護人員的困境。
「好的農夫都知道,即使是最肥沃的土地,在一定次數的收成後都必須休耕。如果不休耕,土地就會變得貧瘠,再也無法生產莊稼。」
「我擔心新加坡的世界級醫療體系很快會步上上述後塵。」



衛生部高級政務部長普傑立1月11日在國會透露,由於我國過去20個月都在抗疫,大部分醫護人員沒有休假。其中有多達90%以上的醫護人員將無法清掉年假,所累積的年假比過去兩年都來得更高。
此外,衛生部的數據也顯示,去年上半年約有1500名醫護人員辭職,辭職率達到4%。
2021年的全年數據尚未出爐,但根據衛生部的粗略估算,去年約有3000名醫護人員提出辭呈,換句話說辭職率大約是8%。

許多醫護人員在疫情暴發後便長時間站在抗疫前線,不少人因此出現疲態。(海峽時報)
公開信也提到了政府給予醫護人員的現金獎勵。
去年11月衛生部長王乙康宣布,當局將頒發4000元現金獎勵給約10萬名在公共醫療機構服務的職員,以表彰他們所作出的貢獻。
不過,公開信宣稱,儘管醫護人員對於現金獎勵心存感激,但其實他們更需要的是休息充電,以及陪伴家人的時間。
公開信最後也呼籲麥錫威在更多醫護人員不堪壓力離職前採取應對措施。
「我希望你能在我有更多同事離職前看到這封公開信。你有權力,也有機會把事情導正,一切就看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