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輝煌時刻通常在年輕時候,而到了老年,老有所依老有所養就格外重要了。新加坡人的養老是很多人都在談論的問題。大家在擔心自己工作到老卻沒有足夠的財力去應付晚年的花費,因為新加坡政府沒有提供政府養老金,而是依靠個人的積累。這些積累可能一部分是自己自發的養老儲蓄投資,也可以是政府強制的公積金制度下的特殊戶口(SPECIAL ACCOUNT)的積累。

為了弄清楚新加坡人是否存在養老問題這個問題,我們設想了一個普通新加坡男士在現行公積金制度下的情景。大專或者本科畢業,7歲入學,當兵二年,25歲完成教育,開始工作。起薪為2500元新元,年薪3%的增長。每月公積金為37%的月薪,其中18.91%會進入特別戶頭,用於養老的儲蓄,政府給予4%的年利率。以下這個表格體現在他從25歲到55歲特別戶頭積累的情況。
固定布局
工具條上設置固定寬高
背景可以設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對齊背景圖和文字
以及製作自己的模板

從上表可以看出,如果他只是這樣平穩地工作,沒有升職,只是年3%的加薪,他的月薪將從25歲的2500元增長到55歲的6000齣頭。這裡只是做了簡化和保守的估計,沒有考慮升職或者跳槽帶來的大副度加薪,也沒有考慮失業的狀況(考慮到新加坡失業率很低,這個情況可以是比較短暫)。同時政府在一些情況下也會給一些額外的利率的福利,這裡為了簡化也都忽略不計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按照現有的公積金制度,他到55歲,特別戶頭的餘額為20萬新幣出頭。
那麼這筆錢可以給他帶來什麼呢?他可以把這筆錢用來進入新加坡政府的公積金終身入息計劃(CPF LIFE),這個計劃可以讓他在65歲正式退休之後拿到大概每月1600塊左右的收入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

在擁有住房和現行的還不錯的醫療保障下,且配偶也擁有相應的入息收入,二個人總共月息3200新元,其實可以擁有基本物質水平的退休生活。當然,現實情況是,他應該還有其他的一些儲備,如公積金普通戶口的剩餘,因為向建屋局直接購買組屋,他的條件可以讓他得到好幾萬的政府補助,就算是他在結婚時購買了一套普通價值的新五房式組屋,他的公積金普通戶口也會有不少的結餘,可以補貼養老。另外,如果平時再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合理的養老儲備和規劃,也會提升他們的養老生活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