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被人問:新加坡的物價是不是很貴?大家大概都是受了一些榜單的影響,看到新加坡多年被評為亞洲最貴城市。但是,這個「最貴」是按照外派人員的生活標準來評定的,對比的是住公寓和開車這樣比較奢侈的生活方式。
其實,跟中國北上深相比,新加坡的物價其實不算高!壓力沒這麼大!不信?這就帶你去看看,在新加坡,生活成本到底是多少……
輕鬆實現逛超市自由
讓我們先來看一波新加坡超市的菜價,菜市場買有時候會比這個略便宜哦。

豬肉是從澳大利亞或印尼進口的,分不同的部位,按200-300克包裝來賣,剛好可以做一盤菜的分量。價格約3至4新幣(15至20人民幣)。

雞肉有些從馬來西亞進口,有些出自新加坡的養雞場。整隻雞的價格約7.4新幣(約37人民幣)也有按部分和形態買的雞肉,如帶皮雞腿肉300克賣3新幣(約15人民幣)。
蔬菜的話通常也是包成200-300克一包來賣,差不多是一盤菜的分量,價格按蔬菜品種1-2新幣不等(5-10人民幣)。

所以如果在家做一頓一家三口的飯菜,成本大概在8-10新幣左右/每餐。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周邊的印尼和臨近的澳洲都是乳製品生產大國,所以新加坡的牛奶特別便宜。


一升的鮮奶只要1.7-2.1新幣,買兩瓶還有折扣!其實呢,新加坡人很少自己做飯,因為隨處都有更經濟實惠又方便的小販中心。
新加坡的小販中心(又稱熟食中心,英文:hawker centre)是由政府興建的室外開放式飲食集中地,售賣食品物美價廉、種類繁多,以東南亞熟食以及飲品為主。
最便宜的米其林
一有朋友提起,「咱們去吃xx美食吧,它可是米其林X星餐廳!」可能很多小夥伴第一印象就是「不去不去,怕了怕了」......米其林哎,一頓飯吃下去半個月工資就沒了!在新加坡,你完全可以花著小餐館的價錢,吃米其林美食。

沒錯,這就是大名鼎鼎的「了凡油雞飯」!它可是小販界中的「愛馬仕」,是全世界第一個被評上米其林一星的街頭小販。

看看它家的價格,毫不愧對「良心」二字,一份招牌的油雞飯只要2新幣~

不僅價格公道,他家的味道也是毫不糊弄的,油雞外皮油亮潤澤,雞肉軟嫩滑口,非常入味,怪不得能被評為米其林一星~
只花2新幣就可以吃美味的米其林一星餐廳,這難道還不是全世界最便宜的?!
大型城市中最便宜的地鐵
在新加坡坐MRT,10公里以內才1.33新幣!要知道在歐洲同樣的里程需要4新幣哦,翻了3倍呢!就算是在日本,地鐵的起步價都要2新幣左右!

在新加坡,修得不「多」的地鐵等地下軌道交通,和公共巴士、計程車等地上公共運輸相互作用,並通過大型綜合交通樞紐進行連接。這些交通樞紐是新加坡各大衛星城的中心,很好地為生活和社會功能服務,分散了市中心的人口壓力。
新加坡是以居民需求為導向,不斷完善公共運輸,將更多大數據科技融入公共運輸領域,打造智能交通。
國際學校學費低
最近幾年國際學校越來越受歡迎,許多明星名人都將孩子送到國際學校接受教育。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國際學校雖好,但是學費是個大問題!因為國際學校的學費相對來說都比較高!

眾所周知,新加坡的教育亞洲領先,優秀的國際學校更是很多。但是新加坡的國際學校的學費卻很合理。在中國,國際學校的孩子的學費,一般每年是20-30萬人民幣。但是新加坡大部分的國際學校每年學費只要3萬多新元,也就是10幾萬人民幣。
合理的房價
在高房價下,很多人笑談重男輕女的現象都改變了,因為以後要負擔婚房的兒子是「建設銀行」,而收彩禮的女兒是「招商銀行」……玩笑背後是為人父母沉重的心事。

相比中國的年輕人,新加坡的年輕人就活得輕鬆多了。
新加坡幾乎人人居住有其屋,新加坡也是世界上擁屋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其中80%的人都住在叫做政府組屋HDB的房子裡,歸功於享譽全球的公共住房政策。
新加坡政府建屋發展局建設的組屋HDB是一種公共住房。聽到公共住房,你可能會聯想到國內的「經濟適用房」,或者香港的「公屋」,腦海中出現了這樣的畫面

然而新加坡組屋卻完全不是這個畫風的!新加坡的組屋可以很酷炫,也可以很好玩,還有很多有網紅潛質。

達世嶺的摩天組屋
新加坡的組屋制度,造福了國民,新加坡公民和PR能夠以合理的價格購買新加坡的政府組屋!比起中國北上廣深、香港等地的房價,那真的是太優惠了!
總的來說,外國人在申請到新加坡永久居民PR以後,再等兩年就可以購買便宜的轉售組屋了。這也是很多人申請成為新加坡PR的動力之一。
如何申請新加坡PR?
一般來說,獲取EP就業准證是拿新加坡PR最直接的方式。國內公司滿足一定的條件,在新加坡投資50萬註冊資金即可獲取新加坡EP,申請人享有新加坡居民身份,2年後可申請永居(PR),持永居滿2年可申請入籍。

新加坡企業所得稅僅為17%,全球倒數第五,且初創公司享有30萬新幣的免稅額度。假使一個企業一年盈利50萬新幣,其繳稅額要比國內少上一半!擁有PR身份,子女可就讀新加坡公立學校,加入新加坡公積金醫保制度,享多重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