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夜間娛樂及餐飲場所的重開
看到這裡,總算有一個新加坡目前還沒有中的了。

相比於吸取他國的疫情反彈的教訓,新加坡「踩雷」的地方似乎更多,但在這「踩雷」之中,又採取了更嚴格的防護措施。
解封太難了,真的太難了。

早前,新加坡衛生部長顏金勇於5月4日在國會發表部長聲明時表示,政府將考量社區病例數量、全球冠病疫情發展,以及檢測與追蹤等有效機制這三大指標,決定何時及如何解除阻斷措施,逐步開放經濟活動。
5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曾呼籲各國保持對病毒的警惕,以便在出現病例回升時迅速採取控制措施。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說,世衛組織曾發布指南,概述各國在放鬆管控措施之前應關注三個關鍵問題:
首先,疫情是否得到控制;
其次,醫療保健系統能否應對放鬆管控措施後可能出現的疫情反彈;
第三,公共衛生監控系統是否有能力檢測和追蹤確診病例以及密切接觸者,並掌握疫情進展。

如此看來,新加坡似乎都已經符合解封的標準了。但是很多國家也都是在病例得到控制後解封,然後又快速反彈,情勢依然不容樂觀。
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長黃循財曾說:
「與病毒的抗爭不是一場衝刺賽,而是一場馬拉松。」
6月2日解封當日,他也在Facebook貼文,提醒國人在復工複課之際,務必採取一切必要防疫措施。
他強調,國人須做好心理準備與冠狀病毒進行長期抗爭,
「眼前還有漫長的路要走,讓我們繼續保持團結,共同戰勝冠狀病毒。」
總而言之,「解封」不等於「解防」,希望大家都不要掉以輕心,遵守安全距離措施,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