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促使新加坡加快數字化轉型。但儘管如此,我們已回不去疫情前的世界。」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陳永財教授在主題為「智慧城市」的網絡論壇上表示。
陳教授還強調了新加坡在數字化轉型中的多元化策略,包括基礎設施建設、政策支持、人才培養和產業布局等。

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陳永財教授(左)和Csizmadia先生(右)
「新冠疫情的爆發,使新加坡政府意識到加快全面數字化轉型的必要性。即使已無法回到疫情前,但我們必須要加快行動。」他說。
硬體設施建設是新加坡智慧國戰略的關鍵要素。
陳教授指出:「建設智慧國最關鍵和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是擁有完善的IT基礎架構,以實現無縫連接。新加坡國土面積很小,但幸運的是超過90%的家庭都擁有電腦。事實上,我們的移動普及率也非常高,達到了150%。」
移動普及率是指移動用戶數量除以總人口數量。超過100%的數字表明平均每人使用的行動電話不止一個。
因此,以強大的網絡安全為基礎,建立安全但開放的數據架構非常關鍵。「保護用戶並建立他們對數字未來的信任是至關重要的。」他說。
此外,新加坡還建立了可信賴的監管框架,包括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立法,比如2012年的《個人資料保護法》和2018年的《網絡安全法》。
「整體構思是建立一個綜合數據管理框架,從而促進政府機構之間的數據共享,以支持決策、運營和服務供給,並且允許可信賴的公司和業界運用這些數據。」陳教授表示。
國民和產業
除了基礎設施和硬體,國民和企業的數字素養也是關鍵要素。
陳教授強調,提高國民數字素養至關重要。隸屬於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IMDA)的數碼轉型辦事處(SG Digital Office),正致力於幫助企業和國民(尤其是年長者)掌握數碼能力。
他還指出,數字包容性是智慧城市的關鍵所在。它將確保人人都有機會接觸數位技術和掌握數碼通識。
訓練有素的科技人才是數字化轉型的驅動力。對此,新加坡將轉型重點放在醫療、教育、交通、金融和城市解決方案等關鍵產業。
充滿活力的產業、極富創新精神的創業生態系統和技術驅動型產業,在推動新加坡轉型中將發揮關鍵作用。
為此,新加坡政府已制定了一項耗資45億美元的產業轉型計劃,致力於幫助各企業解決問題,深化合作和提高生產力。
「產業和創業生態系統必將成為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部分,這也同樣適用於技術驅動型行業。」陳教授說。

陳教授強調了新加坡智慧國策略的重要性
10月27日,陳教授受邀參加「智慧城市帶來健康未來?城市化創新和數碼通識的重要性」網絡論壇並發表致辭。這是2020年布達佩斯歐亞論壇的分論壇。
Pallas Athéné Domus Meriti(PADME)基金會主席Norbert Csizmadia先生擔任論壇主持人,該基金會由匈牙利國家銀行所創立,旨在培養經濟、金融和社會科學領域的專業人才。
另一位發言人是來自中國建築集團的Jiang Jianduan先生。該集團是全球收入最高的建築公司,在歐洲各地擁有多個項目。
Jiang先生對中國與匈牙利等歐洲國家之間過去和現在的合作稱讚不已。
「我們期待與歐洲深化合作,把智慧城市的概念推廣到更多地區。」他說,「我們相信,這種合作能夠帶來獨立自主、平衡和可持續的發展。」
文章英文版原載於NUS News,原題為Singapore as a Smart 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