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加坡技術工程有限公司宣布,其已經獲得新加坡國防部合同,將提供第二批次「獵人(Hunter)」步兵戰車。

新加坡國防部長吳永炫在為「獵人」貼車牌
新加坡陸軍新「寵兒」
「獵人」最初被稱為NGAFV,即新一代裝甲戰鬥車輛,由新加坡技術工程有限公司與新加坡國防部國防科學技術局2006年開始研製,該項目在2016年7月首次對外展示樣車。2017年3月22日新加坡國防部同新加坡技術工程機構簽署了量產「獵人」步兵戰車的合同,並於2019年開始首先裝備新加坡陸軍第42營。2019年6月11日,新加坡軍方在新日格東營軍事基地舉行了新加坡裝甲部隊成立50周年的紀念活動,新加坡國防部長吳永炫參加了此次活動。在此次活動中,新加坡陸軍對外公開了首批交付的三輛「獵人」步兵戰車,
「獵人」步兵戰車戰鬥全重29.5噸,可以搭載11名乘員(3名車組成員+8名士兵)。車長6.9米,寬3.4米,高3.4米。發動機為MTU 8v-199TE20型柴油機,功率為711軸馬力。最大行駛速度為70千米/時,最大行程為500千米。全車共有6對負重輪。
「獵人」步兵戰車的研發主旨是為了取代新加坡陸軍裝備的M113A2Ultra履帶式裝甲運兵車(即早先從美國引進的M113裝甲車的升級版)。與後者相比,「獵人」的性能在各方面都大有提高。

「獵人」內部信息化程度較高
擎槍披甲的電腦
「獵人」具備較高的信息化程度,號稱世界上第一款真正全數字化裝甲車。據悉,獵人的綜合戰鬥駕駛艙採用全新設計,這種新型駕駛艙將允許車長和武器操作員共享一套系統。此外,獵人先進的火控系統也將使炮手更容易發現和最終目標。如果有需要,車長也能夠待在自己的座位上通過控制面板操縱全車。
「獵人」的另一項重大技術創新在於「陸軍戰術參與和信息系統」,這一系統又被稱為 「阿爾忒彌斯」。該系統允許不同的獵人車組之間進行實時的信息交換。
在阿爾忒彌斯系統的幫助下,指揮官將能夠以數字編排的方式,通過無線電和廣域通信網絡,自由的調整從排級到營級戰鬥單位的陣型,以便適應不同的任務需求,這一過程類似於電腦遊戲。而「獵人」戰車內搭載的士兵在享受空調待遇的同時,也具備較強的實時戰場態勢感知能力,可以通過安裝在其外部的一系列攝像頭監控車外發生的事情。這些攝像機在白天和夜晚的低光照條件下提供360度視野。「獵人」車載雷射警告系統還會提醒車載人員哪些威脅是否有針對性,使他們能夠更快地採取規避行動。因此「獵人」的開發者將它稱之為一台「被裝甲包裹著的電腦」。

「獵人」將成為新加坡軍隊新寵兒
在武備方面,「獵人」配備以色列拉斐爾公司研製的Samson30頂置無人遙控炮塔,配備一門ATKMk44型30mm鏈式炮(備彈230發),一挺7.62mm機槍(備彈500發),其主炮俯仰角為-20至70度之間,更加能適應巷戰環境與來自建築物制高點上的威脅。炮塔後部還有可升降的雙聯裝反坦克飛彈發射器,配備「長釘LR」II飛彈。
「獵人」車體的基礎防護力至少為北約四級STANAG 4569彈道防護標準,整個車體外安裝了全焊接鋼裝甲板,可抵禦14.5毫米重機槍射擊,還具備防禦地雷和簡易爆炸裝置(IED)能力。而且「獵人」採用了類似德國「山貓」新型裝甲車的模塊化防護功能,可以通過換裝不同防護等級標準的防護模塊,不斷提升其防護水平以滿足實戰要求。
據悉,除履帶式步兵戰車之外,新加坡國防部還訂購了多輛裝甲搶救車、架橋車等後勤保障型號。新加坡技術工程有限公司還將在「獵人」的基礎上,研製一種火力支援車的變型車,配備90mm或105mm火炮的比利時CMICockerill3000炮塔。
「獵人」步兵戰車:該車是新加坡為取代M113A2Ultra履帶式裝甲運兵車而研發的新一代裝甲戰鬥車輛,信息化程度較高,採用了全新的綜合戰鬥駕駛艙和「陸軍戰術參與和信息系統」,號稱世界上第一款真正全數字化裝甲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