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清瘟膠囊獲新加坡中成藥註冊批文
根據《中國新聞網》報道,出產連花清瘟膠囊的以嶺藥業公開表示,連花清瘟膠囊已經獲得新加坡衛生科學局核准簽發的中成藥註冊批文。通過新加坡衛生科學局網站進行搜索,證實連花清瘟膠囊已在本地註冊為中成藥,註冊在一家供應中藥的本地公司名下。
根據連花清瘟膠囊的產品介紹,這款膠囊主要用來治療發熱或發高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頭痛等症狀。
鍾南山早前表示連花清瘟膠囊能夠改善冠病症狀,對醫治冠狀病毒有一些作用,但是很弱,不過實驗結果也發現,連花清瘟膠囊對病毒引起的細胞損傷有很好的修復作用。鍾南山還認為,這款膠囊可能有預防作用,但還需要更多的證據來證明。
新加坡衛生科學局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表示,當局是按照這款膠囊成分的功效,批准這款膠囊可作為緩解傷風感冒症狀的中成藥進行銷售,並非認可這款膠囊可作為治療或緩解冠病症狀的藥物。中成藥是受到當局管制的輔助健康產品,而非獲認可用來治療傳染病等病況的產品。截至目前為止,仍未有科學證據證實任何草藥有助治療冠病。

服用蓮花清瘟膠囊需謹慎
新加坡民眾雖然可以很容易買到這款藥,卻不能輕易服用。在藥不對證的情況下,服用可能起到反作用,不但不能治病,反而會降低免疫能力。
要知道,不是隨便什麼中藥都治得了某一種病的。舉例說,中醫常規用藥大概有300種,隨機從中挑10種,其組合是天文數字,要怎麼找出適合病人的藥呢?
在中醫的治療中,處方用藥要根據病人的體質、所處的地區氣候等來決定。唯有特效藥只須辨病,毋須辨體質、地域。但中醫鮮有特效藥,故而治療講究「有是證,用是藥」「有病病受之,無病體受之」。就是說,這樣體質的病人,得此病時用這個藥,就有治療作用;不是這個體質的人,或者沒有這個病的人用這個藥,就會無用或反受其害。

例如,現代的藥理研究說黃芪降血糖,結果10個人只有一個有效,原因何在?原來是要脾氣虛、舌頭胖大、色質淡紅、脈緩虛的人用了才有效;現代藥理學說黃連能降血脂,臨床使用10個中一個有效,原來是脾胃濕熱、舌頭紅、苔厚滑膩、脈滑數的人用了才有效,其餘九成的人沒有療效,可能還有反效果。
又比如說連花清瘟膠囊中的一味藥魚腥草,微寒,具有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等多種功能。但有一利必生一弊,《名醫別錄》里也註明魚腥草多食令人氣喘。因此,沒病的人不可大劑量地長時間單服魚腥草。
普通大眾買了藥,歡喜雀躍,以為是百寶仙丹,殊不知如果不分清紅皂白,不辨虛實寒熱表里陰陽等,只要覺得自己身體不適,就胡亂服藥,很可能不僅無效,反而會害了自己,同時連累中醫的聲譽。例如平素如果脾胃較虛,或有寒濕之人,單獨用了連花清瘟膠囊,可能會導致症狀加重,甚至出現腹瀉、胃口變差、消化能力減弱等,體質反而更差。
只有具備紮實的中醫診斷基本功和良好的臨床處方用藥經驗的中醫師,才能保證藥物的安全使用和療效。中醫看病須審症求因,得出病因病機,確立證型,據證處方,治病整體化、人性化、細緻化是非常鮮明的特點。對急症、重症,中醫強調藥物中病即止,而且是組方用藥,用藥是有安全保障的。
總之,中醫學是一個繁雜的診療系統,辨證論治是中醫治療的核心。勸告大家不可把連花清瘟膠囊作為長期的家庭用預防藥,生病了還是先去看病確診,讓醫生或醫師決定該用什麼藥及如何搭配,才比較安全。

政府
建議向知名零售商購買
新加披衛生科學局表示,由於這是一款輔助健康產品,因此獲準直接售賣給消費者,但當局建議消費者向知名的零售商購買,以免買到次等貨或是冒牌貨。
新加坡政府也提醒批發商和賣家,除非獲得當局批准,否則不可向消費者宣稱直接售賣的健康產品可助預防或治療冠病或是對抗造成冠病的病毒。他們也不可鼓勵消費者擅自用藥治療嚴重疾病,或是鼓勵消費者不要就醫。
此前,新加坡衛生科學局已經刪除超過1700個虛假和具誤導性的抗疫產品廣告,並向逾1600名銷售業者和公司發出警告信。這些違規產品聲稱能夠預防、治療或診斷新型冠狀病毒疾病,被刪除的產品包括家用試劑盒、營養品、藥材、傳統藥物和消毒液。
當局強調,新加坡衛生科學局從未批准任何聲稱可測試或治療冠病的試劑盒、營養品和藥材等,新加坡政府也提醒公眾不要被商家欺騙。新加坡政府表示,任何聲稱具有防疫作用的產品必須要有科學依據,並通過產品評估和註冊。
如果又賣家違反相關規定衛生科學局將會毫不猶豫地對作出不實廣告的賣家採取執法行動。違法者可被提控,一旦罪成,可被判監長達一年、罰款高達2萬元,或兩者兼施。
當局也提醒那些通過網絡平台提供藥物或健康產品者,先查閱和熟悉相關的管制條例,以免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