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公爵夫人為何會見新加坡13歲的小丫頭?
英國BBC又搞事情了!
這次直接轟動了新加坡!
新加坡報道直指新加坡一位只有13歲的小丫頭...
這小丫頭厲害了,走進了白金漢宮,英國公爵夫人直接接見...

一切的源頭都是因為——一支筆

這丫頭叫Janine Shum,她所創作的這首詩,不僅讓她在新加坡聲名大噪,更是讓她走進了白金漢宮。
起初,這篇作品走進大眾視野,是由於她的母親,將她的作品發到了Facebook上。
Janine寫了一首詩,不僅在大英國協寫作大賽獲獎,更是被BBC所報道。她在Facebook上表達了對女兒引以為傲的自豪心情,更謙虛的向社會對女兒的認可表示感謝。
這首令這位天才少女「一夜爆紅」的詩,名叫Our Common World:Two Voices(一個世界,兩種聲音)。
一名12歲的阿富汗女孩和一位12歲的新加坡學生在Janine的筆下,進行了跨時空的對話。
兩位同齡的孩子,本該享受著同樣的童年,同樣的校園生活。可殘酷的戰爭硬生生的毀了不知多少孩子的童年

這位阿富汗女孩「說道」:「我本有機會做一名醫生,律師或是政治家,但我不能。我的童年,就是要賣給別人做妻子。媽媽告訴我,要把臉蒙起來,不然別人會看我。我離自由是那麼的遙遠。當其他人餓著肚子,渴望麵包的時候,我渴望的是知識。
「打破界限,消除種族歧視,學會包容,改變未來,把所有孩子從陰影中拯救出來。可這些,是要用子彈和鮮血來交換的。」
這樣讓人深思並令無數人痛心的文字,讓人很難相信這齣自一名13歲小女孩之手。
而新加坡的這名學生,看似無憂無慮,備受呵護的成長,卻也有他的「無可奈何」。
「我從小就被決定了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按部就班的學習,只為了那些大大小小的考試。我不可以問為什麼,照做就好了。我沒有充足的睡眠,沒有愛好,沒有周末。我沒有任何時間和機會犯錯,永遠為了那些所謂的『聚光燈』而奮鬥。我想擺脫這些,但太難了。」

在Janine的詩里,那些敏感而又充滿爭議的社會話題就這樣自然而然的表露出來。童言無忌,從孩子的筆下看到她們的內心世界,這何嘗不是一種最有力的表達。
當同齡的孩子還在做著數學題,Janine卻可以用詩詞來思考嚴肅的社會問題,這又何嘗不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才華。
更讓人拍手叫絕的是,這首詩的天才之處就在於它可以通過三種方式閱讀:
左邊一列,右邊一列,從左到右兩列一起讀。用這三種方法閱讀,都可以成詩。

因為這篇詩,最終她在白金漢宮,英國公爵夫人親自為她頒發了大英國協寫作大賽的獎項。
大英國協寫作大賽,是世界歷史最悠久的國際寫作賽事。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就曾在高級組(14-18歲)中獲得過同樣的獎項。
Janine說:「我受到一位作家的啟發,她曾說『一位學生,一位老師,一本書,一支筆,就可以改變這個世界』,我希望我的詩可以感染阿富汗那裡的人,因為學習就是屬於他們的機會。」
「但是新加坡的孩子可能意識不到這一點,因為對於他們來說可能只是幾個數字或是一個分數罷了。」
這首詩所帶來的影響遠遠不止帶到了白金漢宮。就在11月18日,Janine和他的母親在倫敦遇到了一位在街頭賣珍珠的阿富汗人,而他的身上,寫著Janine的這首詩。
Janine十分感動,並記錄下了他們的對話。
「我的家人遭受了許多苦難,我想要回去看他們,但是太危險了,兩周前,數百名同胞就那樣被殺害了。」
Janine的腦海里湧現了許多畫面,甚至看到了開槍的那一幕幕,當她抬起頭看這位阿富汗男子時,她盡力忍耐,可是還是紅了眼眶。

這位男子繼續說:「沒有很多人知道我家鄉的人承受著多大的痛苦,數百年來,我們都在默默承受著這些痛苦。」
最後,他送給Janine了一條珍珠項鍊,「這是你的禮物,你為我們發聲,這是給你的。」
...

珍愛來之不易的和平!
願世界沒有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