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誕辰118年 李光耀:我從未見過一位共產黨領袖,在現實面前願意放棄自己一己之見

2022年08月31日   •   6萬次閱讀

1904年8月22日,鄧小平出生,今天是他誕辰118年。

鄧小平自少年時代赴歐洲勤工儉學,一生信仰共產主義,為中國革命和建設立下赫赫功勳,三落三起,人生經歷極為傳奇,晚年復出後撥亂反正,開啟中國現代歷史上最偉大的轉折——改革開放,深刻改變國運,將中國送上了常識理性、開放多元、高速發展的崛起之路。用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的說法是:「鄧小平是一個偉人,他引領貧困的中國發展成今天的模樣,成為世界最強大的經濟體指日可待。如果沒有鄧小平,中國有可能重走蘇聯的老路。」

時至今日,中國依然身處改革開放的延長線上,鄧小平時代給中國人的廣泛而深刻影響依然惠及無數人。去年六中全會通過的歷史決議用了「偉大覺醒」、「偉大革命」、「偉大成績」、「偉大飛躍」來盛讚改革開放歷史,認為:「改革開放以來,儘管黨的工作中也出現過一些問題,但總體上講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是順利的,前進方向是正確的,取得的成就是舉世矚目的。」

在鄧小平誕辰118年的今天,讓我們來共同緬懷他。希望中國能繼續深化改革開放,保持常識理性,不斷走向開放和多元,既實現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完成民族復興,又能完成鄧小平倡導的共同富裕,人民生活幸福,成為一片樂土。

40年前為什麼要開放?

文/梁衡

(曾任人民日報副總編輯)

來源/網絡

01、代表團在大會堂里向最高層彙報,聽者無不動容,大呼「石破天驚」

現在的中國人,小學生假期出國游,都已是很平常的事了。但是不可想像,40年前中國的大部分高幹都未曾踏出過國門。

「十年動 亂」已使我們多年隔絕於世。結束後,1978年中央決定派人出去看看,由副總理谷牧帶隊,選了20多位主管經濟的高幹,出訪西歐五國。行前,鄧小平親自談話送行,囑咐好生考察學習。代表團組成後才發現,20多人中只有兩個人出過國。一個是水利部長錢正英,也就只去過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還有一個是外交部給配的工作人員。

這些高幹出國後諸多不習慣。賓館等場合到處是落地玻璃門,工作人員提醒千萬別碰頭,但有一次還是碰碎了眼鏡。吃冰激凌,有人怕涼,就有人說:「可以加熱一下嘛。」言談舉止,笑話不斷。

一個十多億人口的大國,一個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在世界舞台上竟是這樣地手足無措。

生活不適應還好說,關鍵是每天都要腦筋急轉彎。出國前腦子裡想的是西方正在腐朽沒落,我們要拯救世界上三分之二受苦的人。但眼前看到的富足、繁榮讓他們天天感嘆,處處吃驚。

西德一個露天煤礦,年產煤5000萬噸,只有2000名職工,最大的一台挖掘機,一天就產40萬噸。而國內,年產5000萬噸煤大約需要16萬名工人,相差80倍。法國一個鋼鐵廠年產鋼350萬噸,職工7000人;而武漢鋼鐵公司年產230萬噸,有6.7萬人。我們與歐洲的差距大體上落後20年。

震驚之下,代表團問我使館:「長期以來,為什麼不把實情報告國內?」回答是:「不敢講。」

代表團6月歸來,在大會堂里向最高層彙報,從下午三點半一直講到晚上11點,聽者無不動容,大呼「石破天驚」。

02、「我從未見過一位共產黨領袖,在現實面前願意放棄自己的一己之見」

1978年10月鄧小平又親自出訪當時已是「亞洲四小龍」的新加坡。而這之前我們常稱人家為「美帝國主義的走狗」。鄧深為對方的成就吃驚,尤其佩服其對外開放和引進外資的政策,便求教於李光耀總理。

李直率地說,你要交朋友,要引資,先停止對別國反政府武裝的支持,停止他們設在華南的廣播電台。

鄧回國後斷然停止「文革」中奉行的「革命輸出」,轉而大膽引進外資,改革體制,直至提出「一國兩制」。鄧的虛心和堅決給李光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少年後他回憶說:「我從未見過一位共產黨領袖,在現實面前願意放棄自己的一己之見。儘管鄧小平當時已74歲。」

(李光耀:鄧小平是一個偉人,他引領貧困的中國發展成今天的模樣,成為世界最強大的經濟體指日可待。如果沒有鄧小平,中國有可能重走蘇聯的老路。)(摘自《李光耀論中國與世界》,中信出版社出版,2013年))

改革開放以來深圳的巨大進步

03、我永遠也忘不了那個抽了我一鞭子似的目光

而當時的普通百姓是怎樣接觸並接受外部世界的呢?

1984年,我時任中央某大報駐省記者,應該算是不很閉塞的人了。一次回京,見辦公室一群人圍著一件東西看,這是報社駐西柏林記者帶回的一張綿紙,八寸見方,雪白柔軟,上面壓印著極精美的花紋。大家就考我,是什麼物件。當時中國還沒有紙巾這個詞,也沒有一次性這個概念,我無論如何答不上來。

那位記者說:「這是人家公共廁所里的擦手紙。」天啊,我簡直要暈了過去。「老外這樣的闊氣,又這樣的浪費呀!」我把這張紙帶回駐地,給很多人傳看,無不驚得合不上嘴。

不久,我第一次出國到歐洲,飛機上喝水用一種硬塑杯,晶瑩剔透,比玻璃杯還漂亮,喝完便扔。但我覺得實在是一件藝術品,捨不得扔掉,把玩許久,一直帶回國內。喝熱茶時每人一套精美的茶具,喝咖啡時又是另一套咖啡具。

機上走廊很窄,空嫂來回更換不厭其煩。該送咖啡了,我嫌面前小桌上的杯盤太多,也為空嫂少洗一套杯具著想,便將空的茶杯遞了過去。不想這位洋大嫂用吃驚、鄙夷的眼光,深深地瞪了我一眼,那潛台詞是:「你這個中國土包子!」我一時羞愧難當,永遠也忘不了那個抽了我一鞭子似的目光。

04、農民趕集時將這張報紙掛在扁擔上作為護身符

當中國十年冰凍的體制、停滯的生產力受到外來信息的吹拂時,一切守舊的思想開始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慢慢融化。責任制、承包、下海、商品經濟等,這些新概念先是如幽靈般地在人們身邊徘徊,最後聚成了一個時代大潮。而一批時代的弄潮兒也就出現了。

1980年春,當時人民公社的體制還未撤銷。我到山西五台山下的一個小村莊裡採訪一位奇人。他在「wenge」前即考上清華大學,卻因出身不好,被退回鄉里務農。他躬耕於農畝卻不改科研的初心,自學兩門外語,研究養豬技術。公社豬場連年虧損。

改革春風稍一吹動,他便帶上自己的一個小存款折,推開公社書記辦公室的門,說:「我願承包公社豬場,一年翻身。如若不能甘願受罰。口說無憑,立個軍令狀,以此相押。」說罷將存摺「啪」地一聲,拍在桌子上。書記也豪爽,說:「如若有失,你我共擔。」結果這個豬場一年翻身,大大盈利。

這篇稿子見報後,一個月竟收到5000多封來信。全國各地前來學習的農民絡繹不絕,他就借勢辦起了養豬培訓班。當地破格將這個農民轉為國家幹部,又直接任為科委副主任。科學的春天、政治的春天一起到來了。那篇新聞稿也獲得當年全國好新聞。

那時處在社會最底層的農民在想什麼?強烈地想擺脫貧窮,要發財致富。本來經濟發展就是如河水行地,利益所驅,自通有無。這一招,早在春秋時的政治家管仲治齊就大見靈驗,全球資本主義發展也大得其利。在一段時期,我們搞社會主義,卻棄之不用。當時國家供應短缺,農民賣一點自產品卻要攆、要抓、要罰,人為地製造窮困。

隨著大氣候的變暖,開放集市的呼聲愈來愈高。報上只是試探性地登了一條四指寬的「群眾來信」《是趕集還是攆集》,當日便報紙脫銷,甚至有人上門要加訂報紙。農民趕集時將這張報紙掛在扁擔上作為護身符。

冰凍十年的市場,嘩啦一下,春潮澎湃。

05、歷史證明,國門打開多大,改革的步子就有多大

馬克思說:「人們能夠自由地獲得世界範圍內的最大信息,才能得到完全的精神解放。」

古今中外,歷來的改革都是先睜開眼睛看世界,從對比中找差距。當俄國農奴制走進死胡同時,彼得大帝發起改革,組織龐大的出訪團巡訪歐洲,而他自己則化裝為一個普通團員隨團學習。清末,當中國封建社會已千瘡百孔,感到不得不改時,也於1866年派出了第一個出國考察團。西方先進文化的信息逐漸吹入國內。然而,近代以來中國對外的大門總是時開時閉,思想也就一放一收。

歷史證明,國門打開多大,改革的步子就有多大

(文章來源:網絡)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2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234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5643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