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未漲價加通脹 著名荷蘭村XO魚頭米粉老闆叫苦醞釀起價

「荷蘭村 XO魚頭米粉」老闆劉成福。圖:蔡佑霞,Facebook/Mediacorp CAPITAL 958 城市頻道
2019冠狀病毒以來,顧客人數大減近七成、加上最近的通貨膨脹壓力,本地著名的 「荷蘭村 XO魚頭米粉」 老闆叫苦,稱兩年多來已虧30多萬新元,甚至一度還得借錢周轉,因此醞釀漲價,「但也擔心漲價了,顧客不能接受」。
疫情雖鬆綁 人客仍未回流
「荷蘭村 XO魚頭米粉」是本地首創XO魚頭米粉的商家,開業已有28年,目前共在兩個地方設點營業,一是位於杜佛彎( Dover Crescent)大牌 19A一間咖啡店的檔口,以及位於史密士街(Smith Street)的餐館。
「荷蘭村 XO魚頭米粉」開業以來,受到不少食客青睞,過去20多年生意門庭若市,但一場冠病疫情,卻讓業者承受了不小的打擊。
《8視界新聞網》星期一(11日)傍晚走訪「荷蘭村 XO魚頭米粉」位於杜佛彎的攤位,發現當時已近晚餐時間,但顧客並不多。
75歲的老闆劉成福受訪時大嘆生意難做,防疫措施雖已鬆綁,但顧客仍未回流, 「人客比疫情前少了60%至70%!」

老闆劉成福親力親為,自己挑選蔬菜。圖:蔡佑霞
雖然如此,他未考慮採用外賣服務方式,刺激業績!
他說:「外賣的魚湯,送到顧客那裡時,味道都變了,可以做外賣,但相信人家點了一、兩次,就不會再點了。還是要在店裡熱騰騰吃,比較好吃」。

魚頭米粉。資料照片:Mediacorp CAPITAL 958 城市頻道
疫情兩年多虧逾30萬 一度借錢周轉
劉老闆說,生意畢竟是20多年來的心血, 他不忍心一虧錢就結業,所以就算在過去兩年,已經虧損了30多萬元,他至今仍堅持天天開業。
他也坦言,疫情期間自己還一度向人借錢周轉,「也已經幾年沒有出國,生意都不好,哪裡敢花錢」。
通貨膨脹 雪上加霜
除了疫情的打擊,近來通貨膨脹導致物價飛漲,對業者來說可說是雪上加霜。
劉成福透露,食材價格等成本上漲,導致開銷大增,但他仍堅持選用最新鮮的食材,以確保食物品質。
他說:「顧客的嘴巴可是很靈的。我們一直以來用鮮魚,如果為省錢改用冷凍魚,或是為省錢把魚切小塊一點,顧客一吃就能分辨出來。」
值得一提的是,「荷蘭村 XO魚頭米粉」的價格,幾乎14年以來未起價,除了一人份的米粉曾漲過一元,較大份的米粉和三撈河粉多年來都保持原價。不過,面對這一次的通貨膨脹,這個價格或許無法再維持多久。劉成福說:「是有想過起價,但也會擔心顧客無法接受。」

三撈河粉。資料照片:Mediacorp CAPITAL 958 城市頻道
坦言「有一點累」 萌生退休打算
這兩年生意雖受影響,但劉成福仍天天開工,「除了農曆新年期間休息四天,我一年361天,天天開檔營業。」
他說,目前因為有老顧客的支持,也有一批忠實員工的追隨,所以堅持開業至今。
不過,他透露,由於本身年紀也大了,確實是「有一點累了」,所以有萌生退休的打算,而子女各有自己的工作,無意接手生意,一旦他退休,「荷蘭村 XO魚頭米粉」這塊招牌何去何從,仍是未知數。

「荷蘭村 XO魚頭米粉」的老闆劉成福有退休的打算。圖:蔡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