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計劃在明年加強和促進醫療體系和本地家庭醫生的合作關係,允許他們共享數據和建立團隊護理模式,並將展開「健康SG」(Healthier SG)策略,鼓勵國人向固定的家庭醫生求醫。
為什麼要推薦民眾擁有固定的家庭醫生呢?
調查顯示,本地只有大約三分之一的年長人士有固定的家庭醫生。

新加坡管理大學根據新加坡生活與健康研究,對年齡57到76歲國人獲得的研究數據進行分析,得出這個結論。
研究顯示,有固定家庭醫生的人士一般都比較健康,住院率和急診就醫率也偏低,但是五名國人中,只有三人有固定的家庭醫生。
向同一名家庭醫生看診,這樣一來就能更早發現風險因素,同時能和醫生探討如何達到健康目標。
衛生部也在制定方案,包括探討提高社保援助計劃(CHAS)津貼和保健儲蓄的覆蓋率,或是為認真遵守護理計劃者提供保費折扣。

衛生部將在明年推出健康SG參與計劃(Healthier SG Enrolment programme),讓國人註冊一名家庭醫生成為他們的第一線護理人員,確保護理的連續性,並且制定一項護理計劃。計劃預計將從40歲及以上的國人開始,然後逐步擴大參與範圍。
在計劃下,家庭醫生能和綜合診療所或醫院合作,一同照顧需求較為複雜的病患。病患出院後,醫院會將病患轉診給所註冊的家庭醫生,確保治療的持續性。這樣的合作能更完善的進行協調,為病患提供更好的護理服務。

健康SG參與計劃將由三個區域醫療系統進行協調,每個區域醫療系統將照顧多達150萬名居民,並同區內的家庭醫生和其他夥伴合作,加強居民的護理工作。
根據初步計劃,衛生部將以公眾居住的地點讓他們選擇能註冊的家庭醫生,但當局仍會提供靈活性,允許公眾選擇距離住家較遠或由另一個區域醫療系統協調的家庭醫生。
「健康SG」策略是一個通過替國人提供健康檢查,改進生活習慣的全國性保健策略。
在「健康SG」計劃下,政府鼓勵國人有固定的家庭醫生,以獲得更好的醫療照顧。

調查也顯示,少過半數的年長者熟悉「健康SG」計劃,有14%的年長者不會到綜合診療所進行健康檢查。
新加坡管理大學的幸福老齡化研究中心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幾項建議,包括需要接觸更多社會經濟地位較低,例如:
住在一到三房式組屋的長者
向他們灌輸擁有固定家庭醫生
定期進行健康檢查的重要性
政府鼓勵國人固定向同一名家庭醫生求醫,確保護理的連續性。公眾是否會找固定醫生看診,又會如何選擇醫生,費用、診所距離以及醫生態度是關鍵。

受訪的大部分公眾表示,平常都會到綜合診療所看醫生。大多數年長人士說,因為能夠享有政府津貼,他們更傾向於到綜合診療所求醫,但每次看診不能選擇指定的醫生,讓他們覺得很可惜。
目前,前往綜合診療所的病患不能選擇指定的醫生,但是患有慢性疾病的病患可以由同一組醫療團隊照料。
有固定家庭醫生的公眾則認為,醫生的態度和診所的距離是他們選擇醫生時的主要因素。因為醫生和病患熟悉彼此,醫生每次很快就會了解病人的需求。

根據初步計劃,衛生部將以公眾居住的地點讓他們選擇能註冊的家庭醫生,但當局仍會提供靈活性,像是如果公眾已有固定的家庭醫生,日後遇到搬家或其他情況,會考慮允許他們選擇距離住家較遠的家庭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