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潔梅

一項最新國際調查反映,冠病疫情加深了大部分國家的分歧,不過超過七成的新加坡人卻認為國家在疫後更團結,政府應對疫情的方式反映了政治體系的長處。
美國智庫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今年2月14日至6月3日針對19個國家的2萬4525名成人進行調查,了解人民對國家管控疫情的看法。被納入調查的包括美國、澳大利亞、德國、日本、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地。
星期四(8月11日)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多數國家的人民認為國家在疫後更為分歧,中位數比率為61%。美國有高達81%反映這個分歧現象,是接受調查的國家中最高的,再來依序為荷蘭(80%)和德國(78%)。相反的,新加坡有22%持這個看法,是當中比率最低的。
75%新加坡人反映,國家在疫情後更加團結,是各國之中比率最高的。瑞典則有60%持這個看法,緊接在後是馬來西亞,有58%這麼認為。
74%新加坡人也認為,國家有效地應對疫情反映了政治體系的長處,比率高居各國。之後依序為匈牙利(59%),以色列和瑞典(皆為58%)。
整體而言,多數國家的人民較多認為國家的疫情應對方式曝露了政治體系的弱點。不過,新加坡只有少數24%持這個觀點。
針對人民對國家抗疫工作的評價,新加坡有88%反映國家在這方面做得好,比率在各國之中最高。瑞典排在第二,有82%有同樣正面的看法,緊接著是馬來西亞(77%)。
報告也反映,雖然新加坡在去年10月放棄了「清零」政策,但它「在疫苗推出前已大致有效地減緩病毒傳播」。
日本、韓國和美國在抗疫工作上的差評率較高。日本有47%反映,國家的抗疫工作做得不好;韓國的比率為43%,美國則有42%。整體而言,多數國家的人民贊同國家的應對措施。
多數新加坡人也把接種冠病疫苗視為「好公民」的責任。72%新加坡人認為,身為社會的好成員,接種疫苗非常重要,比率高於其他國家。緊接在後的瑞典和西班牙分別有71%和70%這麼認為。
上個月,《聯合早報》與台灣《遠見雜誌》也發布了一組「2022世代價值觀調查」的數據,顯示新加坡居民對政府的防疫表現滿意度高達八成,60歲以上群體的滿意度甚至超過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