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討論「死亡」被視為禁忌話題。然而,在牛車水地區的碩莪街(Sago Street),卻集中了殯儀館、棺材店和紙紮店等殯葬產業。

圖源:網絡
因此,人們也以「死人街」來稱呼它。當時,這些殯儀館除了處理喪葬事宜,還設有「養病所」,專門收容慢性和末期病患者。

圖源:網絡
新加坡慈懷理事會(Singapore Hospice Council)的一項網絡調查顯示,儘管越來越多公眾對慈懷療護(Hospice and Palliative Care)的意識有所提高,但仍有超過四成受訪者並沒有為臨終照顧或相關事宜做好準備。

圖源:網絡
如今,隨著本地人口快速老齡化,需要提供支援和慈懷療護的病患數量必定會增加。因此,我們需要提高公眾對慈懷療護的認識和了解,也邀請您與新加坡慈懷理事會一道,為此獻出一份力量!

圖源:網絡
1 讓生命無憾——慈懷療護的重要性
根據新加坡管理大學的一項調查,有53.3%的受訪國人勇於談論臨終課題,而52%的人表示,對於自己的人生,他們最常思考的是如何度過臨終階段,並為此做好準備。

圖源:網絡
此外,雖然每10個國人中有7個希望能夠在家中安享晚年,但由於存在對慈懷護理的疑慮等多種因素,僅有3個人最終能夠實現他們的願望。

圖源:網絡
人生難以預料,疾病可能在任何階段降臨。為了避免在老年或身患重病時倉促面對挑戰,我們應該開始提前規劃。這樣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自己可以接受什麼治療和照護,同時也可以確保親人不會承擔經濟和精神負擔。

圖源:網絡
即使當前身體健康,也可以開始討論晚期照護的可能需求,提前規劃未來,並掌控自己的人生。
2 島內設慈懷療護社區提供未來方向
新加坡慈懷理事會執行董事沈美霞透露,理事會計劃在未來五年內在本地每個選區啟動慈懷療護社區方向標(SHC Community Signposts)項目。

圖源:網絡
該項目旨在為每個社區培訓一組了解慈懷療護的義工,通過這些義工為社區居民提供足夠的慈懷療護信息,特別是為需要看護的家屬提供幫助。由於看護者通常沒有足夠的時間接受培訓,理事會將所有信息上傳到網絡,方向標的義工將充當嚮導的角色,讓需要的居民隨時輕鬆獲取所需的信息。

圖源:網絡
每個慈懷療護社區方向標組由至少8名成員組成,並要接受「慈懷療護須知101」的相關培訓。

圖源:網絡
此外,理事會還將為居民提供自助指南、傳單和附屬材料,並由社工引導居民通過Singaporehospice.org.sg瀏覽解說視頻等。
3 竭誠為您服務
為推廣慈懷療護,新加坡慈懷理事會推出兩項計劃,藉此提高人們對慈懷護理的認識,並為有慈懷療護需求的病人和家庭提供支援。新加坡慈懷理事會推出的兩項計劃包括:
1)「慈懷療護須知101」課程
公眾可報名免費的「慈懷療護須知101」(Palliative Care 101)課程,了解並掌握更多關於慈懷療護與臨終關懷的知識,學習如何與至親開始討論臨終話題的實用小貼士,還有如何取得相關資源和信息。有興趣者可上網報名 https://singaporehospice.org.sg/training-courses/

圖源:網絡
2)慈懷療護推廣大使
完成「慈懷療護須知101」課程後的人士將獲得證書,並能夠成為新加坡慈懷理事會的志願者或慈懷療護推廣大使。新加坡慈懷理事會希望招募200名來自社會各個階層的慈懷療護推廣大使(SHC Ambassador Programme),向公眾推廣這方面的知識。

圖源:網絡
每名大使需要在兩年內使用新加坡慈懷理事會所提供的資料與至少20名親友或公眾分享慈懷療護的資訊。並消除人們談論死亡課題的避忌。

圖源: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