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張照片在椰子
朋友圈 刷屏了
一位新加坡老人的
25萬公積金只剩1萬
「我該怎麼辦?」

「我相信我親愛的妻子,她在銀行工作,她相信銀行。我妻子說我的公積金,可以在銀行里翻倍。
但是現在我的25萬公積金和退休金,只剩下了1萬多,23萬8800不翼而飛!
我親愛的妻子非常非常非常傷心,我該怎麼辦?」
也難怪新移民對養老
總是感覺惴惴不安
連我老椰爸也問我
「新加坡養老是不是很慘?」
我們開始想像老年生活
是伴著熱門單曲
跳著廣場老年的士高?
刷刷抖音玩玩火山小視頻?
還是幫兒女帶帶孩子?
孫子孫女舉高高?

也許我們爸媽爺奶
都是過著這麼安逸的退休生活
然而,這並不是 所有老人
晚年生活的歸終

在這個世界上
很多老人為了基本生活費
為了負擔高昂醫藥費
為了一口吃的一片遮雨的屋瓦
不惜放棄所謂 尊嚴
*在計算新加坡養老(文末)
每月需要存多少錢之前
先看看那些悽慘的養老人生......
「賣身養老」
韓國400位老奶奶
這是一個罕見而極端的例子,卻震撼著我們的心靈,挑戰著我們的三觀。
在韓國的公園裡,充斥著的老人,不是打太極也沒在遛鳥,而是一個個年過70,被稱為「寶佳適女郎「的老嫗。


金奶奶,70歲 「寶佳適女郎」
金奶奶70歲了,在宗廟公園賣「寶佳適」,一種韓國功能飲料,一天只能賺30人民幣。
首爾的物價高昂,這30人民幣要被分成一份份,負擔生活,吃喝,醫療,這些老年生活的——基本需求。
金奶奶有些焦慮的催著小老頭:「喂,快點喝呀,等下警察來了。」

小老頭心知肚明,這其實是爺爺奶奶之間的「暗號」,這些被稱為「寶佳適女郎」的老奶奶,為了100多人民幣,在暗示和老爺爺們進行「性交易」。
這比賣一天「寶佳適」,賺的多了4倍。
她們,就是現實版的《酒神小姐》!

在電影里,講述了一位因生活所迫,而不得不從事性服務行業的,老年性工作者的故事。這部電影在柏林電影節放映,在西方世界引發一片譁然。
電影是演繹,但是現實永遠比電影情節還要「駭人和複雜」。
金爺爺,77歲 垃圾收集工
在韓國,有420萬老人不是在工作,就是在找工作的路上,數量甚至比20代的青年還多。
韓國的法定退休年齡是60歲,實際上,退休只是打工的開始,很多年近70的老人仍在工作。
他們平均在60歲後可領取的養老金,只有微薄的2000多人民幣,還不夠基本生活需求的1/3。據統計,韓國65歲以上老人的貧困率高達49.6%,將近一半!是已開發國家中比例最高的。

物價高昂的韓國首爾街頭,老年拾荒者。
在上海老人擠滿相親角的時候,首爾老人卻聚集在了「白髮人才市場」上。
數以萬計的老人們,在退休後來到人才市場尋求工作,競爭6000個職位。
最讓人唏噓的是,這些從前是白領,職員,甚至是管理層的老人。競聘的工作卻變成了快遞員、保安、清潔工等......
最火爆的是快遞員,但是77歲的金爺爺惴惴不安,因為不會用智慧型手機發簡訊,他很可能會落選。
垃圾收集工不是緊俏的行業,但是他表示要放下身段,因為沒有其他選擇。

「退休之後,我等待4個兒子的邀請,但是他們都沒有要養我的意思。我就來找工作了,垃圾收集公司招了我。」
兒女呢?在花費高昂,節奏飛速的韓國大城市裡,兒女們也忙著撫養著兒女,自顧不暇。
靠韓國政府給予的養老金,靠兒女都成了不現實的選擇,到頭來,只有工作才是真正的依靠。
但是相比之下,最極端,最讓人心酸的情況,莫過於——為了生存!在首爾有約400名韓國老奶奶,出賣肉體養老......

現實版《酒神小姐》朴奶奶接受CNA的採訪,她因為膝關節已經有了非常嚴重的關節炎,每月都需要250美金藥費,政府的救濟不夠,她只能出此下策。
「去監獄養老」
日本老人故意犯罪
說起養老的天堂你會想到什麼?在一座大房子裡,兒孫繞膝,身體健康?
這個聽上去非常美好的詞彙,肯定不會和牢房想到一起。
但是在日本,監獄竟成了老人的「天堂」。《彭博商業周刊》的報道讓我們瞠目結舌,在日本突然間掀起了「銀色犯罪」風潮。
在這個全球犯罪率最低的國家,老年人涉案被捕的比例比年輕人更高,而且老年女性占更多!

這背後的故事讓聞者倍感心酸......
F女士,89歲 偷大米和感冒藥
入獄兩次

「我一個人在福利機構住。我曾經和女兒一家住,但最後發現,我拿出全部的積蓄,全都用在了照顧那使用家庭暴力的女婿身上…...」
T女士,80歲 偷平底鍋
入獄四次

「我75歲時因為在超市偷平底鍋入獄,我很享受這裡的生活,出去了,沒有人願意租給我房子,怕我死在裡面,這裡不怕!」
N女士,80歲 偷小說
入獄三次

「我被抓到了,帶往附近的警署,被那裡最甜的警官問話。他十分和善,我說什麼他都願意聽。這輩子頭一回有人願意傾聽我說什麼。」
如果說,這些「銀色犯罪者」讓人瞠目結舌,那以下數據更讓人驚訝,根據調查,日本半數以上的老齡偷竊犯都是獨居。
不過,最觸目驚心的莫過於——獨居數字後代表的景象,【孤獨死】。

在日本,有這樣一群死亡人口,被稱為【孤獨死者】。
他們不社交、也幾乎不與家人來往。有一天,他們自殺、意外或者自然死去,可能是因為惡臭被鄰居發現,或者是被追債的房主發現,這之前沒有人會主動注意到。
這些「孤獨死」的人,在日本每年高達3萬人。15年之後,將會超過10萬人。

比起這樣的晚年淒景,也怪不得日本有些老人故意犯罪入獄,因為那裡有集體生活,是他們安穩的「養老之地」。
「工作養老」
新加坡活到老乾到老
在新加坡沒有「出賣肉體的奶奶」,也沒有「故意犯罪」入獄的老人,偶爾出現極端的情形,大多事關生死。
芽籠老人,70歲,淋油自焚
深夜的芽籠聲色犬馬,一聲聲慘叫忽地劃破長空,老人淋油自焚,整整3-4分鐘。
當民眾將火熄滅的時候,他已經全身焦黑,當場身亡。
這並不意外,因為老人真的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去的,原因平凡的另我們沉默——只因和同事發生口角,被僱主辭退,失去了生活的來源和希望。

在他獨居了5年宿舍床底,有一疊馬票。曾經,他也有過生的希望,期待能夠中馬票,得大獎,安心度過晚年。
老人,77歲,孤獨死
一位住在組屋的安娣,好幾天都聞到惡臭,越來越濃。
她翻找排查,發現是主臥的地板上。源頭是一攤黏糊糊的液體,她試圖清理的時候發現,這液體中混有血水,驚魂未定的她馬上報警。
警察到來後真相大白,樓上一名77歲老人在家中死去多日,卻無人知曉,屍體高度浮腫腐爛,屍水透過地板縫隙流到樓下。
老人屍體被處理之後,滲在地板縫裡的血水卻難以處理,仍然在滴落......

這個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甚至像都市傳說一樣的故事,卻真實發生在新加坡,這座安靜祥和的小島。
Teo,投資失敗
回到了這個在新加坡刷屏的照片,這位老人身掛「大字報」,臉上有著詭異而意味深長的微笑,像大家「赤裸裸」展露著自己的故事。
他相信從銀行退休的老婆,老婆深信銀行項目,能夠使他的公積金翻倍。他們將全數養老金投資了,這個銀行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