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地域遼闊,各國特色鮮明,在東南亞的眾多國家中,新加坡以其商業友好環境和獨特的全球總部計劃( International Headquarters,簡稱IHQ)脫穎而出,吸引了全球眾多跨國公司的目光。
世界500強企業1/3選擇將亞洲總部落戶新加坡,無疑是新加坡國際商業舞台重要性的證明。從飛機引擎製造商勞斯萊斯、製藥巨頭諾華到電商巨頭阿里巴巴,新加坡吸引了各行各業的頂尖企業。

為什麼會有那麼多跨國公司選擇把總部設於新加坡?新加坡簽署了21項多雙邊自貿或經貿合作協定、76項避免雙重徵稅協定及41項投資保護協定,使在新加坡進行跨國業務的總部公司享有稅務優勢,其中比較有名的就是新加坡全球總部計劃(IHQ)。
本研究將深入探究新加坡IHQ計劃之吸引力,優點及應用需求與流程,以做有意向亞太地區拓展之公司之參考。
NO.1
全球總部計劃(IHQ)的吸引力
全球總部計劃(IHQ)的核心目標是激勵各公司選擇新加坡作為其總部管理活動的核心基地,並在其所在區域以及全球總部進行全面的運營、監督和實施。
IHQ計劃是由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管理和負責,主要鼓勵企業在新加坡設立新的業務或拓展在新加坡的業務例如總部功能,研發生產、資金管理等。根據申請的商業計劃,申請公司能夠申請PCI(Pioneer Certificate Incentive)、DEI (Development & Expansion Incentive) 或 FTC(Finance And Treasury Center)的政策。
為何新加坡IHQ計劃如此吸引跨國公司?這主要得益於以下幾點:
稅收優惠:符合條件的跨國公司可享受5%至10%的優惠稅率,以及5-20年的稅收減免期。此優惠政策適用於在區域和全球範圍內,提供企業支持和總部相關服務和業務專業知識的新加坡註冊公司。
商業環境:新加坡穩定的政治、經濟環境,以及高效的行政體系,為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空間。

NO.2
IHQ計劃申請要求
要想申請IHQ計劃,企業需滿足以下條件:
開展實質的總部活動:在新加坡進行戰略業務規劃、管理、營銷、研發等實際價值創造活動;
管理和協調多國業務:至少管理和協調三個國家的分公司業務,新加坡作為亞太總區的核心;
良好的集團地位:在業務部門或行業中具備一定規模和影響力;
高級管理層報告結構:在新加坡設立高效的管理體系,對公司活動進行明確的管理和控制;
本地僱傭:在新加坡僱傭具有本地背景的管理人員、專業人員或技術支持人員;
經濟貢獻:在新加坡進行實繳資本、海外擴展、員工培訓等經濟活動,或介紹新技術和知識或投資大規模的項目;
為享受IHQ計劃的稅收優惠,企業還需滿足以下要求:
資本投資:公司在成立第一年的年底實繳資本達到至少20萬新幣,並在第三年年底前增至至少50萬新幣。
海外擴展:從公司成立到第三年年底,在新加坡以外的三個國家設立子公司、分公司或代表處等實體公司,並且這些實體公司必須要從總部接受至少三種類型的服務;
員工培訓:公司75%以上的員工都應該接受技術培訓並取得相關技術職稱證書,最低也須得是NTC2證書(國家培訓證書2級);
專業僱傭:從公司成立到第三年年底,公司需發展到一定程度,並且在新加坡額外僱傭至少10名專業人士,其中至少一人持有新加坡認證的文憑證書;
高級職位收入:在同一個時間段,公司的五個高級職位員工的平均收入達到至少10萬新幣;
增加開支:在同一個時間段,公司每年都應該在新加坡額外增加至少200萬新幣的開支,這些開支是指運營費用減去分包到除新加坡以外海外國家的工作成本。
NO.3
政策申請流程及所需文件
與政府部門會談的準備:確認企業是否符合申請條件並填寫IHQ申請基礎信息表,準備為期五年的商業計劃書;
企業與政府部⻔分享商業計劃書,如果政府⽀持企業的商業計劃,政府則邀請企業填寫相關的優惠申請表。
申請優惠政策:企業完成並提交申請表和相關⽂件;
優惠申請的協商:相關政府部⻔從定量和定性兩⽅⾯評估項⽬,企業審閱優惠政策條款並與相關政府部⻔進⾏商談;
獲得最終批准:相關政府部⻔發布含有最終優惠條件和⾥程碑的邀約書,客戶需要提供相應的文件和數據來證明其計劃書的可行性,其中包括行業分析,預測與職能明細等。

新加坡IHQ計劃給跨國公司帶來得天獨厚的商機,再加上稅收優惠與苛刻的應用要求,新加坡已成為許多公司亞太總部首選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