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著一副無框眼鏡,笑起來時眼睛會眯成兩道縫,個頭不高,比總理李顯龍矮了近一頭。坐著的時候,他習慣性地略微前傾,有些聳肩和駝背,是一個放在人群中並不顯眼的形象。
沒錯,我們說的就是公認的下一屆總統接班人——黃循財!

01 普通家庭出身的黃循財
黃循財出生於1972年,祖籍中國海南。他來自普通家庭,在最普通的組屋中長大,他沒有顯赫的家世背景,父親是一名銷售人員,母親是一名小學教師。曾經經歷過入室盜竊事件。他上中小學時選擇在附近就讀,並沒有去所謂的「貴族學校」。他憑藉自己的努力拿到了獎學金赴美留學,並在密西根大學和哈佛大學獲得了經濟學和公共管理碩士學位。

那時,黃循財母親的工資為每月400新幣,父親的工資還不穩定,交完每月300新幣的租屋貸款後,整個家庭收入所剩無幾。在節儉樸素但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中,很大程度上塑造了黃循財低調、勤奮以及知足常樂還富有同情心的性格特點。還曾因情緒激動在議會潸然淚下。
很多分析人士認為,這也是他能當選總理接班人的主要原因之一。畢竟,在民眾看來,黃循財的普通家庭背景是「接地氣」。

02 黃循財的執政理念
黃循財說「這是我最深切的信念——我希望看到這樣一個社會和制度,它讓多數人受益,而不是少數人;它獎勵各式各樣的人才,而不是符合傳統或狹隘『人才』定義的少數人;它重視和讚賞每個人的天賦和成就;它為所有人提供機會,讓他們的人生越過越好。」
正是由於自己的出身,以及自己的人生經歷,豐富的履歷,新加坡的具體情況和世界形式,讓黃循財施行了一些利國利民的好政策。

黃循財強調,應更努力加強新加坡行善和回饋社會的文化。「這必須是新加坡體制不可或缺的部分,以及我們社會契約的關鍵特徵,即個人有機會創造和積累財富,但部分財富應再循環,重新投資到社會中,為他人擴大機會。」
新加坡許多人的成功,很大程度是歸功於新加坡的穩定和機遇處處的制度。較富裕者因此有責任儘自己的一分力量,幫助扶持同胞,這不僅僅是通過稅收和轉移支付來實現,而是要進一步培養行善和回饋社會的文化。只有作為一個社會取得共同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
黃循財指出,時不時會有一些人誤把成就完全歸功於自己的努力。「但我們必須記得,我們成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歸功於我們所生活的社會。是因為我們在一個能讓我們茁壯成長並取得優異成就的新加坡體制中運作。」

當局將竭盡所能縮小因學歷不同而出現的工資差距,並鼓勵更多元的發展路徑,灌輸對所有工作和每項技能的認可和尊重。
過去10年,本地自主大學、工藝教育學院,以及理工學院畢業生,起薪差距越來越大,尤其大學畢業生的起薪增幅,遠比其他兩學府的畢業生高。大學畢業生工資較高是全球普遍現象,但對比其他發達經濟體,新加坡這方面的工資差距情況更顯著。

黃循財說,當局有很長一段時間對推出失業救濟金持謹慎態度,但考慮到新加坡經濟如今以更快的速度變化和更替,當局調整和更新了想法,幫助被裁雇員渡過眼前難關,最終越挫越勇。
扶持非自願失業者不一定要用失業保險,而是能由當局出資,提供數額適當的補助金,助他們渡過眼前難關,同時扶持他們繼續提升技能和找工作。
當局也探討加強技能創前程的其他方面,包括:為中途轉業雇員填補技能創前程培訓補助(SkillsFuture Credit);探討為請假修讀全日制和長期課程的中途轉業雇員,提供培訓津貼;扶持個人獲得職業規劃和指導,讓他們能積極主動地改善職業發展前景和韌性;以及更好地配對工作,助雇員轉到能善用和獎勵他們技能的工作崗位。
黃循財可謂是從「草根」中來,到「草根」中去,慢慢累積著足夠的民心與聲望。
03 黃循財:在國際上貫徹「三不策略」
黃循財不認為現階段會發生全球經濟衰退,新加坡經濟明年預料仍可取得正增長,但有許多下行風險,當局正密切監督外部環境。
黃循財說,展望2024年,美國經濟已出現疲軟跡象,中國經濟也不那麼強勁,面對一些挑戰。外部需求明年因此會疲弱。由於全球環境目前沒有走向經濟衰退,當局認為新加坡經濟明年應仍能取得正增長。若發生經濟衰退,新加坡有工具資源和方法渡過難關。
黃循財一步一步,實現了從「小公務員」到「未來領導人」的華麗轉型。並且,新加坡的外交一直注重於新加坡利益、嚴格恪守中立、奉行「不選邊站」策略。黃循財也一直是這麼做的。
簡言之就是,繼續致力於新加坡的經濟發展,提高國民生活水平,在國際上不湊熱鬧、不惹事、不站隊。這在當前的國際新局勢下,在大國關係持續緊張的關頭,無疑會為新加坡減少因夾在大國博弈之間而可能面臨的風險。

04 黃循財:不要過分渴望職位和權力
黃循財總結對話會時引用俗語「富不過三代」說:「這就像爬山一樣,越往上走,空氣越稀薄,而且越來越困難。我們都知道這條路不容易,但我會盡我所能確保新加坡與眾不同。我不能保證永遠如此,但可以肯定,在我的有生之年,我們將確保新加坡繼續繁榮,所有新加坡人能共享繁榮果實。」
正如黃循財所說的那樣:「我一生中,從不渴望職位或權力,只實實在在地看待自己的能力和長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