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光耀的眼光
中新互動頻繁,但新加坡在同中國正式建交的問題上卻小心翼翼。李光耀向來以「務實」著稱,特別在冷戰大背景下,為了避免西方和周邊排華國家把新加坡認為是「第二個中國」,李光耀在對華交往上始終保持著若即若離的關係。他曾表示:
「只有周邊國家都和中國建交了,才到新加坡」。
因此,東南亞國家大都在20世紀50至70年代同中國建交,而中新直到1990年才正式建交,在當時東南亞10國中僅早於汶萊。

▲新加坡在東西方之間玩「平衡外交」
中新建交1個月後,李光耀在1990年11月初與美國副總統奎爾簽署協議,允許美軍進駐新加坡。
協議簽署1周後,67歲的李光耀卸任新加坡總理,在吳作棟總理的新內閣中,38歲的李顯龍出任副總理,其政壇地位不斷提升。

▲吳作棟
李光耀名義上辭去了總理一職,仍以國務資政的名字對新加坡發號施令。新加坡人也知道,李光耀退而不休,是新加坡的「隱形總理」。
同時期,李顯龍出任副總理並主導新加坡經濟工作,帶領新加坡抗住了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的衝擊,並推動新加坡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同時,李顯龍在人民力量黨中的地位躍升至二號實權人物,僅次於總理吳作棟(吳擔任該黨行政委員會秘書長)。

▲李顯龍(左二)就任副總理,左一為吳作棟
人民力量黨是李光耀等人在20世紀中葉成立,主要由華人精英組成。新加坡獨立後該黨一直穩坐執政黨之位。從李光耀到吳作棟,新加坡總理均由人民力量黨行政委員會秘書長出任。
李顯龍在政府和人民力量黨中地位的提升,預示著他將接過新加坡最高權力,李氏父子二人在新加坡擁有極高的政治話語權,並且掌握國家金融命脈,新加坡甚至被戲謔為「李家坡」。

▲人民力量黨的支持者
2004年8月,63歲的總理吳作棟宣布辭職。總理府前的草坪上,副總理李顯龍舉起右手宣誓,接棒成為新加坡獨立後的第3任總理。
在直播中,人們看到了新任總理李顯龍的致辭:
「我們雖然渺小,但我們永不言休……未來由我們創造」。
新加坡民眾對這位新總理表示出極高的支持,新加坡正式跨入「李顯龍時代」。李顯龍當時未曾想到,52歲的他在新加坡總理的位置上一干就是20年,直到自己年過七旬、滿頭白髮。

▲李顯龍(左一)宣誓就任總理
在留任吳作棟時期主要官員的同時,李顯龍也在積極網羅人才,搭建自己的團隊。
2005年7月,新加坡總理府走進了一位33歲的年輕男子。李顯龍面帶笑意的看著眼前這位精氣神十足的年輕人,他說道:
「黃循財,從今天起你的身份是新加坡總理首席秘書,希望你一如既往的為新加坡的發展盡力」。

▲黃循財
李顯龍對眼前這個男人並不陌生,黃循財1972年出生在新加坡馬林百列區一戶普通家庭,他父親年輕時從中國海南移民新加坡。黃循財是一名標準的「移民二代」。小學、中學和大學都是「就近上學」,從未在精英學校就讀,但這並不妨礙他的出類拔萃。
在維多利亞初級學院求學期間,黃循財獲得政府獎學金赴美留學,先後在三所大學獲得經濟學學士、碩士學位和公共管理碩士學位。平民出身的黃循財酷愛搖滾,成年後始終保持著彈吉他的習慣。

▲熱愛搖滾的男人
在維多利亞初級學院求學期間,黃循財獲得政府獎學金赴美留學,先後在三所大學獲得經濟學學士、碩士學位和公共管理碩士學位。
1997年,黃循財從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獲得經濟學碩士學位,同年他以經濟學家的身份進入新加坡貿易和工業部。不久後,黃循財調入新加坡財政部,並獲得當時擔任副總理兼財政部部長的李顯龍的賞識。
因為前總理吳作棟是辭職離任,李顯龍接任時只是完成吳的剩餘任期。2006年,新加坡國會選舉按時舉行。黃循財作為選舉團隊的核心成員,為人民行動黨奔走於各個選區。

▲新加坡國會選區
最終,李顯龍率領人民行動黨拿下了84個席位中的82個,奠定了對新加坡政局的絕對控制。
隨著自身政治地位的鞏固,李顯龍開始有計劃的為新加坡經濟發展尋找新增長點。在鞏固新加坡全球重要轉口貿易港地位的同時,李顯龍大力發展新加坡的金融、旅遊等行業,甚至李光耀時期嚴格禁絕的博彩業,也在李顯龍上任後落戶新加坡。

▲新加坡的賭場
李顯龍還大刀闊斧的對行政機制進行改革,拿出更多的公務員崗位給予年輕人,使新加坡的行政機器擺脫特權化、老年化。
與此同時,李光耀和何晶(李顯龍妻子)分別擔任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淡馬錫控股的執行董事,控制了新加坡政府對外投資的渠道。李顯龍的弟弟李顯揚先是就職新加坡電信集團,後出任新加坡民航局董事會主席。

▲李顯龍夫婦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海嘯席捲全球。李顯龍抓緊加強新加坡金融監管,同時動用專項資金對受到衝擊的新加坡企業給予扶持,最大限度地減少危機對新加坡經濟的衝擊。
2008年,黃循財卸任總理首席秘書,調任能源市場管理局局長,成為當時新加坡最年輕的局長級官員之一。新加坡毫無能源產出,卻有較大的能源需求。黃循財在任內推行了多個計劃確保能源的可持續性,其才能得到進一步展現。

▲小國應對風險的能力較低
2011年,黃循財迎來又一重要發展,他作為人民行動黨黨員在西海岸集選區參選,首次當選國會議員,這也標誌其政治生涯的開始。
就在黃循財當選議員的這一年,新加坡人均GDP突破5萬美元大關,不斷向亞洲首位進發。城市中心中高樓林立、道路整潔。古樸的老街區,遍布全島的綠地公園,間落分布,相得益彰。李顯龍領導下的新加坡似乎一切都在蒸蒸日上。

▲高樓掩映下的新加坡國會
憑藉出色的成績單,李顯龍帶領人民行動黨拿下了當年的國會選舉,贏得67%的席位,成功連任總理。
三、總理的誕生
2015年3月23日,新加坡迎來了周一的上班早高峰。穿梭的上班族通過網絡和報紙讀到了一個驚人的消息——新加坡國父李光耀逝世,終年91歲。
新加坡政府機關紛紛降半旗致哀,民眾不惜在國會大廈停靈處前排隊數小時,只求瞻仰李光耀的遺容。
李顯龍在悼念會上,聲音沉重的表示:
「他把一生奉獻給新加坡,讓新加坡成為一個讓人民為之自豪的國家,他的離去對於新加坡和我的家人都是巨大的損失」。

▲李顯龍告別父親
李光耀的離去宣告一個時代的結束,可他剛離世不久,小女兒李瑋玲就發文指責哥哥李顯龍企圖讓兒子李鴻毅從政,延續家族政治。
一時間,反對「家族王朝」的呼聲撲面而來,李鴻毅和李顯龍只得出來表示「李家第三代無意從政」。

▲李鴻毅也曾參軍
李顯龍憑藉嫻熟的政治手腕,外加合理的金融、移民等政策,帶領新加坡遊走於中美等大國之間,左右逢源中不斷提升著新加坡的發展水平。但面對外界關於是否會產生李家王朝的疑問,李顯龍必須給出回答,況且他的身體也在每況愈下。
2015年,李顯龍被診斷患有前列腺癌,這是他在1995年患上淋巴癌後第二次患癌。李顯龍積極治療,仍不免感到體力難支。他曾公開表示
「不希望新加坡有超過60歲的總理,但如今卻不得不繼續留任」。

▲接受治療的李顯龍
2016年8月21日,李顯龍在國慶群眾大會上發表演講時,突然臉色變得蒼白,身體開始往右側傾斜。國防部長李黃永宏立馬衝上台攙扶他。大會暫停一個多小時後,李顯龍在掌聲中重新上台,完成了演講。
次日,新加坡總理公署發文稱,李顯龍是因久站、疲勞和脫水,導致血壓短暫下降、身體不適。在醫生的勸說下,李顯龍休了一周病假。

▲被人攙扶下場的李顯龍
身體情況讓年過六旬的李顯龍感慨「歲月不饒人」,也讓他清醒地認識到領導層接班工作刻不容緩。他曾說:
「2020年國會選舉後,我的接班人必須準備就緒,接過領導棒子。」
2018年11月,曾任李光耀私人秘書的王瑞傑。王瑞傑被任命為人民行動黨第一助理秘書長。2019年4月,王瑞傑升任副總理兼財政部長。財政部是新加坡最為重要的部門之一,李顯龍在接任總理前,就在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的位子上磨礪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