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用盡心血做出了好吃的包子,還增加了蔥油拌面和餛飩兩款主打產品,大受歡迎。新加坡眼讀者、前媒體記者武哥放羊分享了他這個餐飲小白在新加坡從當學徒、到開店創業的心路歷程。」
籌備開店的時候,我想客人不會只吃包子吧。於是增加了蔥油拌面和餛飩。沒想到,這兩樣成了主打產品。

自製的餛飩皮
蔥油拌面我以前只是偶爾給孩子做早餐時做過。臨時看了幾個短視頻就上手了。開店當天這個面就大受歡迎,後來一直是客人點得最多的產品。究其原因可能是我蔥油熬得比較認真,捨得放蔥。然後摻入一定比例的豬油,根據自己的口味調整到最佳。

以前在報社上班的時候,經常到旁邊小巷吃一碗拌面和一碗餛飩做早餐,那種好吃的味道一直留在記憶里。知道什麼是好味道,對廚師來說很重要。
我的客人中有幾個印象很深。其中一個小姑娘,每個周五下午放學過來吃一碗拌面。剛開始,每次都是女傭過來點餐、付錢。後來慢慢熟了,變成小姑娘過來點餐,她也不說話,就是把錢遞給你。天真的樣子讓人心都要化掉。
另外就是兩個大塊頭,碳水狂人。每次兩人一起來,拌面加面。知道他們飯量大,我每次在加面的基礎上都多給一些,到達碗的極限。

8塊8的組合
還有一個理工學院的小伙子,經常晚上放學後過來吃拌面。看樣子是年輕消化快,吃完才睡得著。有一次打烊了,小伙子沒吃上悶悶不樂的走了。後來幾次來都瓮聲瓮氣的問:老闆,今天有沒有?
有一天晚上,燒面燒得人火起。怎麼客人總是點價值不高的拌面加面,燒得一大鍋水都渾了,又賺不到錢。出去一看,原來是一大群小伙子,結伴過來吃拌面的。其中一個過來說:老闆,你的蔥油麵是新加坡最好吃的!這麼一說,讓人轉怒為喜。
新加坡有個杭州人的微信群。有一次一個客人把我的蔥油拌面發到群里,引來一大波杭州人前來打卡。有的是僑居新加坡幾十年的老杭州。過來跟我聊天,問我家住哪裡,她家住哪裡。直到現在還有杭州客人聯繫我,想吃我的拌面。
蔥油拌面必須配上好辣椒。我用印度辣椒麵,配上生抽、蒜茸、胡椒、花生碎、熟芝麻、香油,以熱油潑透。我的辣椒呈固態,區別於油潑辣子。這樣拌在面里不會太油。
除了蔥油拌面,我把杭州的片兒川做了些調整,改成雪菜肉絲麵,很受客人喜歡。

雪菜肉絲麵,改良自杭州的片兒川
我的店附近有個中文學校,裡面的中文老師大部分來自中國,他們是雪菜肉絲麵的鐵粉。有些外國人對這個味型也喜歡。他們不會說中文,過來只說一個單詞:same。
除了蔥油拌面,另一個主打產品——餛飩,也大受歡迎。下一篇將告訴大家餛飩為何如此受歡迎的「秘密」,敬請關注。
武哥放羊丨來源
新加坡眼丨圖源